反彈?反轉?15倍PE下機構“斗法”

2010-05-30 16:18:46      挖貝網

  剛剛過去的一周,A股市場似乎進入觀望期。

  5月24日,“房地產稅三年內不征收”的傳言引發(fā)地產股反彈并帶動大盤上漲百點,然而,26日就迅速被發(fā)改委的澄清所消解,市場再次掉頭向下。而農行IPO選秀確定之下,銀行股似乎開始出現向上走勢。

  5月28日,A股市場延續(xù)了前幾日的小幅震蕩走勢,上證綜指收于2655.77點,以平盤報收。相比5月21日收盤的2583.52點,本周漲幅2.8%。

  平靜之下,暗流涌動。在跌幅超過20%,中國股市已經進入熊市,在政策底和估值底之間,機構分歧已經出現。

  在多方看來,宏觀緊縮政策進入觀察期,15倍PE已經是A股市場上較低時期,加倉時機來臨。

  而歐債危機的深化、中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房地產調控的糾結以及QFII入市股指期貨又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空方的籌碼。

  震蕩背后機構分歧

  回到5月21日,A股跳空低開。不少基金成為搶反彈的急先鋒。

  興業(yè)有機增長基金當天加倉6.24%,寶盈核心優(yōu)勢基金、華富策略精選基金等加倉幅度也高于5%。

  “盤久必跌,這次反彈的高度也很有限。”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總監(jiān)向記者表示,盡管他們近期做了一把反彈行情,但是對前景并不樂觀,因為“找不到向上的力量”。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是最近集體加倉公募基金公司之一。截至5月28日,上投摩根中國優(yōu)勢基金一周加倉3.35%,上投摩根中小盤基金加倉3.07%,上投摩根雙息平衡基金加倉2.87%。

  “我們認為,市場在基本面獲得支撐的情況下,將步入震蕩筑底階段。”上投摩根基金投資副總監(jiān)許運凱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至少從估值上看,目前15倍左右的市盈率已經是A股歷史上比較低的時期。“近期宏觀緊縮政策進入了一個觀察期,短期內不太會有更嚴厲的調控措施出臺”。

  正是源于上述基本判斷,近期上投摩根旗下數只股票型基金紛紛加倉。記者通過有關渠道獲悉,該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平均倉位已經從70%左右提升到80%附近,平均加倉幅度為5~8個點。

  “我們目前主要關注地產相關聯的周期性產業(yè),首先是建材、家電、機械,最后包括一部分的鋼鐵,還有一部分與有色有關的新材料。”許運凱說。

  另一位合資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也向記者透露,“準備把倉位提升到中性水平”。據了解,他曾經在最悲觀的時期把倉位減到四成左右。“但是我們加倉也是有節(jié)制的,因為反彈的高度幾乎都看得到。”上述合資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頂多也就在2800點位置,只是我們認為近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就適當加倉,做個波段。

  國投瑞銀穩(wěn)健增長基金則是減倉的第一悍將,5月21日當天減倉4.49%,東吳行業(yè)輪動基金也不遑多讓,當日減倉4.3%;不過對市場影響最大還是排名第三的華夏優(yōu)勢增長基金,盡管其只減了3.55%的倉位,但其151.7億元的總凈值是前兩者總和的15倍。

  根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測算,近期主流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倉位主動性加倉較為明顯。大中型基金公司中,如華夏、國投瑞銀整體倉位集體上升,但是旗下基金操作還未呈現集體行動的特征,只是部分基金加倉幅度較大。另一方面,仍有部分前期倉位一直很高的基金公司在堅決減倉,如博時、易方達、華富、寶盈、新華、海富通等基金公司。

  機構分歧明顯。
[page]

  搶反彈OR抄底

  相比公募的謹慎,私募們似乎更樂觀。多位私募界大佬在公開場合表示,目前點位和估值已經較為合理,可以大膽買入。

  “從操作的角度看,2600點已是市場的價值底部,而2400點一線則為大盤提供較強的反彈動能。因此目前市場正處于一個合理的位置,趨勢上仍將保持向上。”新價值投資總監(jiān)羅偉廣對記者表示。

  在羅偉廣看來,房地產利空已經透明了,歐洲債務危機也在市場上得到反應,只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導致的銀行壞賬和銀行資金的撥備影響銀行業(yè)績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即使再跌300點也正常,但2600點以下是非常好的中長期投資機會。”羅偉廣說。

  凱石投資總經理陳繼武則認為目前點位應該是底部區(qū)域,“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差不多了,不可能真把房地產搞垮,否則經濟也將出問題。”

  “從去年8月3400點一直到現在的2400點,這個幅度很可觀。”從容投資董事長呂俊日前在某論壇上也表示,如果股價反映了調經濟結構的困境,后面還是應該有機會,而且是一些新興的產業(yè),代表未來發(fā)展方向的產業(yè),“結構性機會是存在的”。

  某上海著名私募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的倉位已經再度超過80%。“我們對股市的前景沒有那么悲觀,市場超跌主要是受到情緒影響,后市可以采取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

  亦有私募對前途悲觀。云南信托中國龍系列的基金經理王慶華就表示,“未來還會尋底,股價整體仍偏貴。”他認為,未來經濟增長的動力在減弱,外需方面趨勢也是在減少,而消費升級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實現的。目前王慶華管理的基金倉位僅有五成左右,年初配的銀行地產基本減持殆盡。但是他也強調,股市仍有機會,比如高鐵相關公司以及醫(yī)藥行業(yè),因為成長性明確。

  北京和聚投資掌門人李澤剛5月24日公開表示:“這輪下跌背后隱含著對國內宏觀經濟的擔憂,特別是對房地產的打壓而牽動的相關產業(yè)的影響。我們在沒有看清底部的時候還是選擇觀望,不會去抄底。”

  對賭政策底

  不管是觀望還是加倉,對于中國股市的前景,機構投資者大多處于“看不清”的狀態(tài)。無論是對于房地產調控政策,還是中國經濟前景,都存在巨大的分歧。

  正如陳繼武對房地產調控不太可能再出更為嚴厲政策的預期一樣,亦有基金經理認為,房地產價格一天不調整下去,緊繃的弦就一天不能放松。該基金經理認為,房地產調控關乎民生甚至高層權威,但是現在房價只是暫停上漲,房地產開發(fā)商和政府處于僵持狀態(tài),情況不太樂觀。

  經過下跌,房地產股估值已經比較便宜。然而,國金證券分析師曹旭特則在其報告中認為,在行業(yè)調整過程中,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并不可靠,判斷政策底部來指導投資更為保險。“目前僅是政策進入短期平靜期,隨時有反復的可能,政策底部尚未達到。”

  “未來3個月內,股市將圍繞2500點震蕩。”許運凱說。亦有基金投研負責人表示,大盤再跌300點也正常。

  事實上,除了房地產政策之外,對于整個中國經濟,機構之間也存在著不同的判斷。

  中金公司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在房地產緊縮政策影響內需、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外需的情況下,未來的經濟增速必將出現下降,經濟硬著陸的風險也是存在的。

  “這幾天歐洲銀行業(yè)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更多的銀行救助將接踵而至,特別是現在銀行正在和國債爭奪資金。許多歐洲銀行不僅對PIIGS(歐豬五國)國家的主權債有資產暴露,其自身在2010~2012年期間也有很高的債務需要融資。”

  但也恰恰是基于當前世界宏觀經濟的復雜性,民族證券的陳偉指出,這意味著政策繼續(xù)加強緊縮的可能性很小。“當前政策正進入觀察期,如果外圍形勢繼續(xù)惡化,不排除國內宏觀政策面將再次出現松動。”

  “現在15倍的PE水平和國外差不多,尤其是中國GDP的高增長,我們沒有理由看空后市。”東吳創(chuàng)新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吳圣濤則表示,在未來的發(fā)展階段,整個市場只要經濟在成長,整體經濟逐步轉型,盡管房地產投資有所下滑,但是一些新經濟、新興產業(yè)在政策刺激下,會彌補房地產的下滑,從而實現整個中國經濟的企穩(wěn)持續(xù)發(fā)展。只要整體經濟企穩(wěn),中國的上市公司和GDP的相關性比較高的,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長,則投資價值自然而然顯現了。
[page]

  資金抄底醫(yī)藥板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目前大盤資金呈現凈流入態(tài)勢。

  根據軟件統(tǒng)計,最近一周,醫(yī)藥行業(yè)成為最受資金青睞的板塊,資金凈流入5.9億元,房地產行業(yè)緊隨其后,凈流入5.7億元,化工化纖和有色金屬流入金額也均在5億元左右。其他如通信類、汽車類電力設備等也在資金凈流入前列。

  這和記者在機構得到的反饋一致。對于醫(yī)藥行業(yè),幾乎成為一致看多的板塊。交銀施羅德高級研究員李德亮表示,受益于醫(yī)改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未來四類醫(yī)藥企業(yè)將得到較多關注。一是受益于醫(yī)改政策、產品能夠實現銷售放量的企業(yè);二是受益于集中度提高的大型醫(yī)藥商業(yè)企業(yè);三是細分行業(yè)中的高成長企業(yè);四是具備業(yè)績改善預期的企業(yè)。此外,兼并重組也是值得關注的一個重要投資主題。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是,著名私募大佬,從容投資董事長呂俊的團隊近期加入一個新的合伙人,出身醫(yī)藥行業(yè)的姜廣策。并成立了國內首只醫(yī)藥行業(yè)私募基金。

  不過,一向先知先覺的保險資金或許又買在了低點。記者從基金界以及保險界人士獲悉,近期險資申購力度加大。

  “相比之下,平安的嗅覺更靈敏一些,前段時間國壽申購被套了,平安則躲過一劫,最近又在申購。”一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投研人士向記者透露。一位基金經理也告訴記者,近期來自機構的大筆申購在增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資界人士則認為,近期市場反彈強勁,尤其銀行股走勢企穩(wěn),甚至還小幅上漲,明顯有資金在托市。“我們認為,這和農業(yè)銀行即將上市關系密切,很可能是國家隊在托市,營造良好氛圍。”

  依據市場傳言,為了保證融資規(guī)模,農行上市務必保證以1.5倍~2倍市凈率發(fā)行,而目前市場中的工、建、中三大行的市凈率不過為2.20、 1.97和1.83倍,對投資者沒有吸引力。只有現有銀行股價格上行,才能為農行發(fā)行價留出空間。“基本上意味著下行空間鎖定”。

  不管公私募之間分歧如何,市場博弈正在復雜化。

  QFII入市期現貨市場小心

  繼券商資金正式試水股指期貨之后,被認為A股抄底冠軍的QFII正在悄然布局,他們不僅通過股市現貨市場在行動,在股指期貨上也不甘落后。

  5月25日,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達成了一系列共識,其中之一便是中方將在審慎監(jiān)管的基礎上,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股指期貨產品。這一成果無疑是相關機構施壓的結果。

  “QFII在股指期貨市場上經驗豐富,遠非現在國內的那些玩家可比。”來自臺灣的股指期貨專家方世圣指出,QFII的入場將對期指市場格局有很大影響。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就在5月25日當天,上交所大宗交易平臺顯示,海通證券(600837.SH)國際部買入850萬股招商銀行(600036.SH)。一般認為,券商國際部是QFII的運作平臺,因此基本可以斷定這是QFII在掃貨。

  日前舉行的里昂證券第15屆中國投資論壇上,中國金融行業(yè)研究部主管陳永德向記者透露,歐美基金經理對國內銀行股興趣濃厚,詢問他為何估值如此便宜,而他的回答是:“每次銀行股因為對政策擔憂而帶來的調整,恰恰都是買入的機會。”

  有關跡象顯示,QFII對中國資本市場意圖長遠。西南證券研究報告顯示,QFII今年以來在二級市場上積極買入滬深300指數權重股。截至2009年1季度,QFII對機械設備行業(yè)持倉市值為54.63億元,比2009年第四季度的54.03億元增加了0.60億元;對食品飲料行業(yè)持倉市值為41.71億元,比2009年第四季度的34.23億元增加7.48億元,增長幅度為21.86%。顯然,對比大盤跌幅為明顯增持狀態(tài)。

  近期,QFII的交易明顯活躍。比如瑞銀證券上海南京西證券部和總部在5月4日分別買入金融街(000402.SZ)1463.15萬元和寶鋼股份(600019.SH)1466.12萬元。5月20日分別以5.42元和8.58元的價格大筆買入海油工程(600583.SH)和福耀玻璃(600660.SH).

  業(yè)內傳言,外資不僅在表面上大筆買入,甚至已經通過各種地下渠道先期布局。人們擔心,QFII會借機操控期現市場,屆時可能成為A股市場最大的空頭司令。

  “這很難說,QFII對期指的操作能力不是我們可以預測的,期指推出1個月,A股不就暴跌了20%嗎,難道說二者之間真的沒什么關系?”一位基金界人士也擔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