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號稱無門檻,掛牌快,而監(jiān)管層也一直強調企業(yè)掛牌不存在排隊現(xiàn)象,新三板不需要借殼。
然而,在新三板掛牌企業(yè)持續(xù)大擴容后,門檻悄悄提高,比起加入長長的等待隊伍,很多企業(yè)不免覺得買殼速度更快。
在A股市場,非上市公司反向收購上市公司,市場俗稱借殼上市。事實上,監(jiān)管層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在新三板上什么情況是借殼。但是,如果變更實際控制人與重大資產重組同時進行,想必并不容易借殼成功。
證券時報記者發(fā)現(xiàn),有兩家新三板企業(yè)在易主后雖然沒有進行資產重組,但后續(xù)定增融資中,估值卻迅速跳增至數(shù)十億元。沒有優(yōu)質資產作為支撐,估值怎會無緣無故跳升?這其中暗藏玄機。
近日,有一家新三板公司克里愛(832887),拋出了一份發(fā)行價格近百元、融資5億元的定增方案,這個都不是重點。令人兩眼放光的是,按照這次定增的價格及完成定增后股本計算,這家公司的估值將一躍達到33億元。
33億元,憑什么?要知道克里愛2015年總資產也就600多萬元,營業(yè)收入300萬元,凈利潤還虧損了超過100萬元。這樣的財務數(shù)據,相當平淡。
而且克里愛剛剛換了控股股東,說要拓展電商業(yè)務,這是要變身電商企業(yè)的節(jié)奏?但是,克里愛在易主時并沒有收購任何資產,只是在這前后設立了多家電子商務子公司。
其實,在入主新三板公司之前,克里愛的新東家馮敏旗下只有一家公司如涵電商,而該公司在媒體的報道中,以網紅電商而著稱,主打的是網紅孵化器平臺。
記者發(fā)現(xiàn),馮敏旗下公司“借殼”克里愛的方式設計得非常巧妙,其根本就沒有讓克里愛收購如涵電商的打算。
克里愛設立多家電商子公司后,與如涵電商存在了主營業(yè)務重合的情況,所以如涵電商實際控制人馮敏為此承諾,“如涵電商于2016年7月31日前辦理公司名稱及經營范圍的變更,待公司相關資產處置完成后,及時辦理公司注銷手續(xù)”。
馮敏稱,自2016年5月起,如涵電商已經停止開展電子商務業(yè)務,由于如涵電商賬面存在一定的資產,公司資產處置需要一段時間,不能及時辦理注銷手續(xù),公司先辦理公司名稱及經營范圍變更。
如此一來,克里愛就不需要涉及重大資產重組的繁瑣程序。只是實際控制人的無形資產“品牌”以及核心團隊已經“入駐”克里愛,變身原來的“如涵電商”。
而且記者注意到,此前增資投資如涵電商的投資機構,已經通過股轉系統(tǒng)協(xié)議受讓了克里愛易主時另一位“代持”股東手里的股份。
之所以推測為“代持”,是因為從完成定增到轉讓給機構,時間間隔才半個月。而通過這一方式,這些投資機構順利地由如涵電商股東,變?yōu)樾氯骞竟蓶|。
近日,克里愛全名已經由“蘇州克里愛工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為“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無獨有偶,另外一家新三板公司斯福泰克(430052),他在新東家羅燦入主后,也拋出了一份“高價”定增方案,發(fā)行價格為93.75元/股,定增后估值也超過了16億元。
據悉,羅燦旗下有多家網絡游戲公司,而眾多機構愿意以93.75元/股的價格參與斯福泰克的定增,也是基于斯福泰克轉型網絡游戲發(fā)行業(yè)務、羅燦旗下資產注入以及羅燦團隊三個因素。
記者注意到,斯福泰克在新東家羅燦入主至今,尚未進行過資產收購及重組。也就是說,羅燦旗下網游資產也未注入斯福泰克。
先拿下新三板公司的控制權,再注入資產,這是企業(yè)“借殼”的傳統(tǒng)方式。不過,像克里愛和斯福泰克兩家公司,優(yōu)質資產未注入,新三板公司估值已大幅提升,應該源自公司層面業(yè)務架構的重整,包括新東家“無形資產”——核心團隊、品牌等已曲線裝入新三板公司。
同時,這樣也規(guī)避了重大資產重組的審核風險,及繁瑣流程。
不過,這種方式可能更適用于業(yè)務要素易于在新三板公司迅速重新搭建的企業(yè),如輕資產類企業(yè),而并非所有公司都好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