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翼:咖啡之翼開小店

2015/01/10 16:14     

迷你翼咖啡(Mini翼)的第一間店開在咖啡之翼總部樓下,三里屯SOHO的一個寫字樓轉角,占地只有90多平米,但沙發(fā)、桌椅、吧臺一應俱全;一個陡峭的“登天梯”通往二層的小閣樓,能坐4?5桌,墻角是一面書柜。

這正是咖啡之翼創(chuàng)始人尹峰想要的感覺——店面雖小,但布局是精致的、受年輕人喜歡的,“更年輕,更時尚,更注重體驗感和參與感”。這個新的咖啡之翼子品牌是咖啡之翼2014年做出的最具戰(zhàn)略意義的一個作品。

迷你翼VS咖啡之翼

15年前尹峰創(chuàng)業(yè)時,咖啡之翼正是帶著今天迷你翼想要表達的產品精神出現,擊中了都市里當時看重體驗的文藝青年。但現在15年過去了,這些人已經長大。

“我們最初為咖啡之翼規(guī)劃的客戶群年齡段在18?35歲,今天咖啡之翼的客戶群年齡段已經是27?48歲了。”尹峰說??Х戎碓诟@群人一起長大,所以,是時候衍生出一個更年輕的品牌了。

從運營角度來說,迷你翼代表一個更簡單的版本??Х戎淼囊惶譋RP系統(tǒng)用了七八年,被尹峰稱為科班出身的“正規(guī)軍”。

“這些人在執(zhí)行和管理運營的時候相對簡單,只要用ERP系統(tǒng)支撐自己的打法,保證運營的準確、安全和盈利就可以了。”尹峰說。但“簡單”只是針對直營店面,涉及到加盟店時,就要面對很多一腔熱血、從零開始的加盟商。“利用系統(tǒng)來推導咖啡之翼的運營,對很多加盟商來說是有難度的。”

鑒于對加盟商盈利進行管理的需要,尹峰覺得應該做一個咖啡之翼的簡化版本,用更智能、更傻瓜的操作來支持加盟商的運營。

迷你翼的第一個變化是面積變小,這意味著開店的成本低了。“現在年輕人也不喜歡太大的地方,都是小群體。”在產品上,迷你翼也有了很大的精簡,“餐”和“飲”兩個概念仍然保留,但廚房和吧臺合并了。尹峰要求迷你翼服務更自助,產品更自動化。

“我們把咖啡之翼原來的核心產品、顧客滿意度最高的產品通過上半年的研發(fā)全部植入到自動化系統(tǒng)中。在迷你翼,這些產品用自動化設備就可以做出來。”尹峰說。

于是,迷你翼的員工也減少了,通常一個店只需要5個人,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對服務員按照不同工種培訓。這些人只要通過自動化設備設定每一個產品的工藝流程,通過按鈕生產產品即可。

年輕人喜歡什么?

三里屯的迷你翼店面既是其第一間店,也是一個典型的迷你翼選址。

“首先,它是一個小白領的聚集區(qū)。‘更都市’主打的就是他們。”尹峰說。這些小白領沒有那么多的家庭牽絆,吃飯會客都會在三里屯這樣的時尚聚集地,是最大的消費群。

第二,這里的年輕人對線上的互聯(lián)網營銷和線下的活動接受度更高。例如2014年11月底,迷你翼曾舉辦過一次盛大的“關愛上班族,每天一杯免費咖啡”公益活動,讓顧客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開鎖密碼、尊享終生免費咖啡”。在活動當天1000只炫紅的馬克杯插上一對飛翔的翅膀,被1000把翠綠的密碼鎖懸掛在三里屯SOHO廣場四周的圍欄上,很快就被一“掃”而光。搶到杯子的人們把迷你翼里里外外圍得水泄不通,隊伍排到了橫跨天橋的廣場另一端。

“如果在一個不那么時尚、先鋒的地方,微信掃描、解鎖、密碼推送、認證等不一定能被人接受。在三里屯活躍的這些人更容易快速協(xié)助我們完成互聯(lián)網營銷中的各種游戲環(huán)節(jié)。”尹峰說。對他們來說,新鮮、好玩、有趣都是生活的主打內容。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這里就在咖啡之翼的總部樓下。作為第一個樣板店,尹峰希望不斷在調試過程中觀察顧客和市場。每天晚上店里都會反饋各種意見,第二天就可以快速地執(zhí)行調整。

畢竟這是一個全新的服務模式,總部會從產品、服務、環(huán)境三個方面來測試用戶體驗。尹峰希望迷你翼服務是自助的,但也不會讓客人感到迷茫。這意味著迷你翼需要給客人提供傻瓜、智能的點餐體驗。比如餐牌上會清晰地告訴客人哪種產品是什么感覺,咖啡飲品會通過一張柱狀圖來顯示濃度、甜度、是否含奶等,也會標注推薦菜品,并會提醒A產品加B產品加C產品能獲得比單點更多的折扣等。“如果有客人看不懂餐牌還要去問服務員,我們就會記錄下來,通過設計環(huán)節(jié)去解決客人提出的問題,不讓客人再感覺到這是個問題。”這是游戲思維設置出來的產品結構。

在空間設計上,迷你翼并不像其他相似面積的咖啡館那樣規(guī)矩,座位數也跟傳統(tǒng)的咖啡廳不同:大量長條桌占據空間,可隨意靈活地調整座位數量。“其實增加50%的客容量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尹峰說。另一方面她認為,迷你翼未來更多的市場需求在于外賣,所以會把堂食與外賣結合起來。

開店要上限,不要下限

《非你莫屬》幫助尹峰把咖啡之翼在電視上無邊界地營銷了出去。“前兩年我們做加盟的時候品牌非?;?,年初預約的加盟商要排隊到7?8月。”但是尹峰堅持認為,營銷只是帶來了營收,真正的利潤是靠后期的管理和市場認可來獲取的。

最初,咖啡之翼計劃從一線城市輻射影響二、三線城市。但很快尹峰發(fā)現,二、三線市場的廣闊空間比一線市場大得多,咖啡之翼真正考慮到二、三線市場的需求后,反而在二、三線城市更容易生存。

“很多在一線城市很火的東西,我們會發(fā)現到二線、三線會死得快,因為走得太快了。二、三線城市比較慢熱。”在尹峰看來,咖啡之翼介于韓版咖啡館和上島系之間,恰好快于市場半步的節(jié)奏讓咖啡之翼更適合二、三線市場。

咖啡之翼2015年的重點仍然是加盟。在品牌推廣上,讓加盟商和總部共同在全國推廣咖餐文化,推廣新的生活方式,速度比開直營店更快。但咖啡之翼仍然在以一年50家的速度慢慢拓展二、三線城市。這個速度是尹峰嚴格控制的。“我必須用總部能夠支撐的速度去控制加盟。”因此,咖啡之翼的銷售團隊非常小,一直在10人以下,但運營團隊人數要翻幾倍。

“我們一直在著力打造營運團隊,讓營運團隊用直營管理的指標、KPI考核的方式去管理加盟店。每個運營督導都帶KPI考核指標,跟總部對直營的考核指標一樣。”這些運營督導也大多是從咖啡之翼直營體系中提拔出來的。尹峰已經帶著咖啡之翼做了15年的運營,其抗風險的能力就是源于對運營的研究。

但迷你翼可以略快一些,尤其在一、二線城市,因為它形態(tài)輕盈,可以每天調整改善、琢磨打法。“我給了迷你翼一年期的試錯(時間),不斷地修整漏洞,(之后)才推向市場、快速裂變。”其實,尹峰還準備在2015年推出更多的子品牌和明星產品,比如甜品系列,或跟日餐混搭,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優(yōu)秀的品牌連鎖管理公司。

“咖啡之翼和迷你翼已經證明,我們吃什么不重要,和誰、在哪兒吃更重要??Х瑞^更多的屬性是社交平臺,要用各種體驗的方式吸引大家到這個地方來消磨時間和社交。在這個基礎上,咖啡、飲品、餐食做到加分就可以。所以,我們要敢于混搭,在日常生活必須品之外拿出能加分的東西。”尹峰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