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5日,moto將在芝加哥舉行一場主題為“Moto Launch Experience”(MOTO啟動體驗)“的發(fā)布會。相比于同期將發(fā)布的兩款手機、一款聲音設備,早前就在Google I/O大會亮相的moto 360,格外引人關注。
歐洲最大規(guī)模的消費電子展IFA將在moto發(fā)布會的一天之后在德國柏林開幕,這個近幾年靠智能手機撐場面的展會今年也許會被以智能手表為代表智能穿戴產品所顛覆——三星、LG、Sony等國際大廠商都已經宣布將在這場展會上推出自家的全新智能手表。
從谷歌眼鏡、智能手表到各類智能手環(huán),可穿戴設備產品市場近兩年可謂“紅紅火火。”美國咨詢公司Gartner預測,可穿戴產品市場有望2016年突破100億美元。面對如此龐大且潛力無限的藍海市場,業(yè)界巨頭已經布兵壓陣,小型創(chuàng)業(yè)公司更是舉不勝數;近期如此眾多的廠家集中發(fā)布,一大波智能手表來襲,到底是應該立刻嘗鮮呢?還是持幣觀望再等等?
不以市場為導向,開局即洗牌
去年包括際大牌三星、LG、Sony和中國可穿戴設備新銳果殼電子等眾多廠商都已經推出智能手表,在市場中也頗受矚目。只是這些廠商貌似過于聚焦智能賣點,忽視了手表的本質。
腕間這些可玩性不太高的縮小版“手機”,在日常搭配上不堪大用,也無法體現(xiàn)出審美能力,以至于沒有一款智能手表擁有持久的用戶吸引力。
時隔一年,各大廠商摩拳擦掌、卷土重來。從6月20日果殼電子率先發(fā)布果殼智能圓表(圓形智能手表二代)的真機視頻;到谷歌I/O大會上的moto 360露臉;再到前幾天LG悄悄地透露出一個圓形概念的短視頻和兩三張圓形諜照……都預示著今年廠商們都真的想明白了——可穿戴設備要流行,外形是第一關。
和普通智能產品不同,智能穿戴產品要時刻戴在身上,具有明顯的配飾作用,功能不應該成為它唯一的追求。在眾多的獨具個性的消費者群體中,外觀有時候比功能更顯得重要。
受電子產品設計理念所影響,之前的智能手表的形狀大多是矩形或者方形。無疑,這樣的形狀更有利內部布線和屏幕切割,也擁有更高的空間利用率。但是從傳統(tǒng)手表的形態(tài)來看,圓形是更為討巧更適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視覺吸引力更大,且一旦智能手表的外觀設計能和時尚、珠寶、首飾、美感這樣的關鍵詞掛鉤,可以預見,會為廠商帶來更多的溢價。
于是,吸取去年智能手表出貨量不高的教訓,今年各大廠家們已經意識到外形在可穿戴設備里的意義,也因此MOTO、果殼電子、LG等智能手表領先廠商都紛紛推出圓形屏幕的智能手表。那些還執(zhí)著把智能手表當成手機的第二屏、綁在手腕上的當“小三”、縮小版手機的商家,也許對于他們來說,剛入局就將被洗牌。
必須具備的指標夠硬了嗎?
防水全封閉設計,低功耗,精確智能地推測佩戴者隨時產生的需求,卓越的交互體驗,是智能手表必須具備的硬指標,不如來看看最近發(fā)布的這些智能手表是否達標吧。
moto 360圓形屏幕設計搭載了Android Wear系統(tǒng),類金屬外觀的塑膠外殼,搭配藍牙和Wi-Fi,裝載有心率監(jiān)測,支持無線充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搭配真皮表帶,讓moto 360更像是一塊傳統(tǒng)手表。
但是moto 360語音交互是否能表現(xiàn)出色?Android wear是否在中國大陸適用?待機時間只有2天,以及moto 360無法解決而產生的屏幕下方近六分之一的黑色區(qū)域;是其產品發(fā)布后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LG G Watch R目前只有幾張諜照和一個視頻介紹,從主題強調“一個完美的圓”上來看,這款智能手表應該毫無意外地選用圓屏;應該同樣搭載Android Wear的操作系統(tǒng),鑒于給出的參數實在太少,只能等待IFA上面揭曉答案了。
再看看果殼智能圓表,理論上全球最早拋出圓形概念的國內新銳,卻遲遲沒有發(fā)布產品。
根據官方信息,果殼智能圓表亦搭載一塊無缺陷的純圓屏。同時鑒于國內Android Wear可能遭受的禮遇,果殼智能圓表將基于Android 4.4操作系統(tǒng)進行修改;配備獨立的藍牙和Wi-Fi,內置心率和健康相關的傳感器;還有標準真皮可更換表帶等。
除此之外,據說通過系統(tǒng)底層優(yōu)化和電池容量擴增,果殼智能圓表續(xù)航可以達到周為單位的使用時間。但是防水性能,以及核心功能定位一直沒有被曝光,傳言產品將于10月份發(fā)布,大家有興趣了解,不妨再等等。
嘗鮮還是再等等?先解決核心問題再說
對于以moto 360為代表的,一系列采用Android Wear系統(tǒng)的智能手表,在下列核心問題沒有得到答案的前提下,愛好者們不妨考慮再觀望一下等等看。
1.Android Wear究竟在中國會受到什么禮遇?禁用還是閹割?
2.匹配的應用究竟有多少?
3.電池待機有多長?如果需要每天都充電還是果斷放棄了吧。
4..如何看時間?抬腕可見是否可以解決?點亮屏幕才能看時間這樣的反人類設計有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5.Android系統(tǒng)如何和iPhone交互?解決這個問題真是積德。
6.產品服務,所有的大數據是否能智能組合成貼心交互和服務?
講到這里,個人覺得現(xiàn)在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我認為大家依然還是可以再等等,也許驚喜還在后面!尤其是iWatch也還沒有真正落下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