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證券時報記者初步統(tǒng)計,今年以來,女性及親子在線產品獲得的投資額度超過了3億美元,遠超其他類型的互聯網應用。
猶太人有一句名言: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面對國內母嬰市場年均消費超過5000億元的巨大蛋糕,創(chuàng)投機構也不淡定了。根據證券時報記者初步統(tǒng)計,今年以來,女性及親子在線產品獲得的投資額度超過了3億美元,遠超其他類型的互聯網應用。
然而,無論是女性社區(qū)還是工具類APP(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盡管有些軟件已經很有名氣,比如大姨嗎、美柚等,但事實上這些產品大多還停留在圈住用戶、積累數據的階段,商業(yè)模式尚不清晰。對此,經緯創(chuàng)投合伙人肖敏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女性對交流、資訊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滿足,這一細分領域過去的投資比較空白。但這種女性類移動平臺出來后,只要能夠黏住足夠多的女性用戶,那么未來商業(yè)化會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搶占移動端入口
梳理一下這些項目背后的創(chuàng)投機構,都赫赫有名:紅杉、經緯創(chuàng)投、險峰華興、晨興創(chuàng)投等等。以母嬰產品為例,經緯創(chuàng)投砸重金投資了寶寶樹、美柚、辣媽幫,雖各有側重,但覆蓋了母嬰在線產品的各個入口。“女性細分領域的入口或平臺性應用我們都非常有興趣。主要理由在于這一塊不僅過去是比較空白的投資領域,而且女性的購買力強,很多時候也是家庭里購買的決策者,尤其是在如美麗消費的小額消費上,因此這一細分領域有巨大的商業(yè)空間。”肖敏說,這也解釋了為何經緯創(chuàng)投在這個領域做了這么多布局。
辣媽幫創(chuàng)始人金贊認為,用戶從PC(電腦)端向移動端遷移帶來了巨大機會,對于商機無限的女性消費市場,創(chuàng)投機構不會錯過機會,只要賽道沒錯,總有機會培育出垂直細分領域的大公司,甚至是顛覆性的公司出現。“辣媽幫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快速的成長,正是踩準了互聯網用戶從PC端向移動端遷移的大趨勢。”金贊表示,移動端產品內容生產量要比PC端高好幾個數量級,和其他母嬰社區(qū)最大的不同在于,多數親子社區(qū)是先有PC版,再輔之以APP,而辣媽幫則發(fā)家于移動端。
據悉,2012年5月上線的辣媽幫,如今已經聚集兩千萬注冊用戶。打開這個名字略顯新潮的APP,可以看到一個小組、類微博功能、即時通訊為三級架構的已婚媽媽網絡社區(qū)。辣媽幫用戶每天產生內容上百萬條,圖片20萬張,這實際上已經接近一個中型圖片分享網站的規(guī)模。
在創(chuàng)業(yè)前從事無線開發(fā)業(yè)務的金贊看來,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促進了兩大類型的網絡產品,一是手游,另外一個則是社交產品。“最大的改變,變得移動了,可以隨時隨地接收新消息的推送,而電腦放在辦公室一關機就不能用了。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移動端社區(qū)更加活躍,同時很好滿足了社交功能。”金贊說。
已經有七年歷史的育兒網絡社區(qū)寶寶樹起家于PC端,已經開發(fā)了快樂孕期、快樂辣媽和育兒問答等多個APP,分屬不同功能。“APP垂直的傾向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使APP的功能聚焦,優(yōu)勢凸顯,所以移動端不可能出現一個APP把所有功能全囊括。”寶寶樹移動產品總負責人姜巍表示,寶寶樹開發(fā)的幾個APP之間是互相獨立的關系,功能和目標人群都各不相同。
對于做社區(qū)的難度,姜巍認為要兼顧社區(qū)的兩大屬性:工具和媒體。沒有工具的屬性,人們就沒有要來的原因,沒有媒體的屬性,也無法滿足用戶對于知識的需求。但是如果其中一方面做得太強的話,社區(qū)也會弱化。
除了工具類和社交類的產品,女性在線產品在今年呈現全面爆發(fā),比其他領域涌現出更多的細分市場。為了搶占移動端入口,創(chuàng)投機構近兩年在母嬰生意上頻繁砸錢。經期工具有大姨嗎、美柚;導購市場有美麗說、蘑菇街;美妝市場有美啦美妝、美妝心得;美甲市場有秀美甲、河貍家;整形市場有新氧整形;孕期市場有孕橙、快樂孕期等。女性導購社區(qū)蘑菇街在今年6月的D輪融資更是高達兩億美元,投資機構包括厚樸基金、摯信資本、啟明創(chuàng)投、IDG資本和高榕資本。
探索商業(yè)化:
建電商、做閉環(huán)
跟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80、90后媽媽,開始逐步成為育兒網站爭搶的主體。寶寶樹移動產品總負責人姜巍表示,據寶寶樹調研統(tǒng)計,現今在孕期與0至1歲用戶當中90后媽媽所占的比例已達到25%以上,85后媽媽更是已經占了總體用戶的一半以上。而超過六成90后媽媽是意外懷孕,超出80后媽媽四成。“這說明她們缺乏理性的育兒規(guī)劃,需要更多的育兒方面的指導。同時她們對移動互聯網十分依賴,更相信網絡點評和口碑,對質量也有更高要求。”姜巍說。
在積累了大量數據之后,用戶的消費習慣逐漸明晰。將社區(qū)用戶轉化為消費者,打造出針對女性或已婚媽媽的閉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已成為此類女性類產品探索商業(yè)化的一條路徑。據悉,辣媽幫從去年年底開始,嘗試引入母嬰產品的銷售廣告,一天約有幾千單的成交。金贊表示,9月份上線的新版本會在商業(yè)化方面做一些嘗試和突破。“在網站或APP頁面上擺放廣告的傳統(tǒng)模式已經被證明有天花板存在。而社區(qū)不光有流量,還有社交屬性,引入廣告時怎樣結合傳播與互動,各家目前都尚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他說。
金贊認為,用戶在辣媽幫社區(qū)中每日平均長達40分鐘的停留時間,讓他們有機會對用戶產生深層次影響。“基于現有的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做一些更精準的推薦。而推薦的方式則不會那么簡單粗暴,不會簡單利用流量變現,而是通過達人或者用戶討論時自然推薦給她。”金贊認為,母嬰親子產業(yè)是垂直領域,純粹比用戶規(guī)??隙ū炔贿^騰訊,但是這個產業(yè)的用戶特點在于消費能力很強,需求旺盛。以單個用戶的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來看,騰訊在一個用戶身上能賺20塊,我們能掙100塊。
而寶寶樹極其相似地把新一代母嬰電商定位在“俱樂部”電商這個形態(tài),即寶寶樹做優(yōu)秀買手,以限時閃購特賣的形式為會員提供精準優(yōu)質的產品。但姜巍表示,寶寶樹并不打算自己單獨建平臺、自建倉儲、物流,而是提供數據需求和銷售渠道,配備客服和售后,提供C2B(先有消費者需求后有企業(yè)生產的電商模式)服務。也因此,寶寶樹將選擇和其他平臺電商合作,由他們發(fā)貨,以降低供應鏈的成本。“做到數據合作后,我們嘗試考慮和電商一同進行研發(fā),做共同的倉儲。”姜巍說。
在2007、2008年間,母嬰電商的融資曾有過一個小高潮。然而流血競爭卻最終以選手們持續(xù)虧損,資金無法支撐而終結。其中最悲壯的故事屬母嬰用品電商紅孩子,根據公開資料統(tǒng)計,北極光、NEA、凱旋創(chuàng)投這三大創(chuàng)投機構共對紅孩子投入了超過1億美元,八年后基本打對折6600萬美元賣給蘇寧易購。
“前幾年在PC時代,70年代出生的媽媽對于電商的接受度沒有現在這么高,而且電商主要集中于做低端廉價的商品。但如今母嬰產品會不一樣,家長們更重視的是產品的安全和品質,不是價格。只要解決了信任問題,前景會很可觀。”金贊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