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何許人也?俄羅斯數碼天空科技公司(Digital Sky Technologies,簡稱“DST”)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
DST與中國的交集的不僅僅是與馬化騰的交集。他所管理的全球性投資公司DST Global還大手筆投資了中國電子商務公司京東商城和李開復旗下創(chuàng)新工場的首只美元基金。
當然他所投資過的公司還包括以下這些偉大的名字:全球最大社交網絡公司Facebook、Twitter、社交游戲公司Zynga、團購網站Groupon。
米爾納是如何思考投資的?《21世紀經濟報道》對此有所報道,虎嗅網節(jié)選如下:
最近尤里度過了他51歲的生日。而他送給自己的禮物是花錢——對硅谷當下最火熱公司Prismatic的投資,他與美國頂尖風險基金 Accel Partner的創(chuàng)始合伙人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一起,為這家公司提供了1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沒錯,社交是這位投資人的最愛,也是他投資目標一以貫之的主線。平時寡言少語的他,也只有在談論社交媒體的未來時,才能徹底打開話匣子。此前他在接受《財富》采訪時斷言:“我們生活在數學家的時代,過多的權力和財富,將會為那些通過創(chuàng)造算法,而最終決定我們知識范圍的人所掌握。”
尤里·米爾納從Mail. ru成功的經驗明白,社交網絡,會是改變全球的一股全新崛起的力量,不僅僅在俄羅斯。既然這樣,為何自己不在世界各地通過投資去掌握這些金鑰匙呢?
2005年,他和格雷戈里·芬格與米哈伊爾·文切爾(Mikhail Vinchel)共同創(chuàng)辦了一家投資控股公司——數碼天空科技公司(DST)。在2011年,他在接受《環(huán)球企業(yè)家》專訪時回頭總結了DST的成功經驗。
“首先,我和其他投資者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同時還是企業(yè)家。就像中國的馬化騰和馬云,我也創(chuàng)建過自己的公司。這樣我和企業(yè)家關系更貼近,戰(zhàn)略、夢想、愿景等等都是我們的共同話題。”米爾納這樣解釋DST的獨特吸引力。“其次,不像很多投資各種不同行業(yè)的基金,我們只投資面向消費者的互聯(lián)網公司,非常專注,這讓我們有完整的遠見(vision)。第三,DST非常全球化。所以,當我們與企業(yè)家坐下來談時,可以談全球趨勢、作為企業(yè)家的經歷和我們專長的特別領域,總有很多東西可以談。”
“DST更多是資本層面上的操作,有一批操刀過國際互聯(lián)網投資的歐美最強投行背景的人。他們動作很快、開價很高、眼光很準,看中一個就抓住一個,也不考慮太多所謂‘策略’,比如不要董事會席位。而且進去就不輕易退出。”騰訊公司創(chuàng)始人馬化騰這樣評價DST的成功。
米爾納將這種投資方法稱為“晚期投資”(late-stage investment)。2010年5月,他在TechCrunch Disrupt大會上表示,10年前他們的投資風格與傳統(tǒng)VC無二,但近年開始轉向晚期投資,這意味著平均10億美元以上的估值和1億美元以上的投資額。而且不同于趕在上市前夕進入、然后很快退出獲利的傳統(tǒng)晚期投資,DST愿意將投資回報周期拉得很長。在米爾納看來,他們投資的公司能引領5年、10年甚至15年的潮流。既然如此,何必急于退出?
“尤里之所以成為一名卓越的投資者,是因為他是一個‘論題式’投資者。尤里知道他想要的公司類型,而且他是順勢買進股份。他不介意別人是否認為他出價過高了。”新近躋身億萬富豪之列的Groupon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第一大股東埃里克·萊夫科夫斯基(Eric Lefkofsky)告訴《福布斯》雜志。
而這種反傳統(tǒng)智慧的投資之道涉及的資金和風險都很大,但回報遠高于普通風險投資。如今,在Facebook、Twitter、社交游戲公司Zynga、團購網站Groupon這些公司幾年內賬面浮動盈利數倍的成績,初步印證了他的策略成功。“尤里是在對風險投資產業(yè)進行工業(yè)化。好久以來,他第一次以對待一種資產類別而不是一種職業(yè)來從事風險投資。”倫敦Index Ventures風投公司合伙人丹尼·萊莫說。
改變也在發(fā)生?,F在,他正在改寫初期資本的投資規(guī)則。比如本文開頭所提到的案例,還有他向Y Combinator創(chuàng)投公司孵化的43家公司每家提供15萬美元的可轉債貸款——使用的全部是他自己的個人資金。Y Combinator的創(chuàng)辦人是米爾納的偶像——保羅·格雷厄姆(Paul Graham)。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