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筆記軟件服務商Evernote剛剛獲得7000萬美元D輪融資。而領投者正是中國寬帶產業(yè)基金(CBC Capital)與風投公司Meritech Capital。不僅如此,Evernote還打算與中國寬帶產業(yè)基金成立合資公司,來開發(fā)尚處于藍海的中國云筆記領域。
昨天,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本周Evernote CEO Phil Libin以及市場營銷副總裁Andrew Sinkov、國際業(yè)務部門負責人Dmitry Stavisky等多位高層都將來華訪問并展開相關業(yè)務洽談。
全球互聯網用戶最多的中國市場是塊誘人的蛋糕。上周末EvernoteCEO菲爾利賓(Phil Libin)接受外媒采訪時稱,計劃在中國為該公司開發(fā)的應用程序安裝服務器。一旦獲得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中國將成為Evernote建立數據中心的第二個國家。他還計劃在年底前將其中國業(yè)務部擴充至30名員工。
在國內,一些堅信“科技改變生活”的粉絲已經開始嫻熟地使用云筆記。
Evernote是一款于2008年6月上線的跨平臺的云存儲筆記應用,它可以將文字、聲音、圖像、數據等信息記錄在平臺上并進行標記,在Windows、Web、iOS、Android、黑莓等多個平臺上使用。利賓則在多個場合強調,Evernote的愿景是最終成為人們虛擬的記憶大腦,儲存各種碎片化信息。
目前Evernote的商業(yè)模式主要是提供付費的高級服務和帶廣告的免費服務。公開資料顯示,它的注冊用戶已接近3000萬,其中付費用戶超過25%。但中國用戶僅占其整體用戶數的4%,付費用戶只有1%。
利賓認為,Evernote在中國市場同樣不缺少用戶需求,只是沒有給他們提供足夠多的付費選擇。在此之前,Evernote已與國內的海豚瀏覽器在插件方面展開合作。
有分析師認為,類似Evernote的云筆記創(chuàng)新應用只要其服務足夠優(yōu)秀,未來的市場空間十分廣闊。一旦培養(yǎng)出用戶的使用習慣,其用戶黏性也能夠轉化成較強的變現能力。
不過他仍對Evernote在中國市場的盈利前景持謹慎態(tài)度。一些平臺型企業(yè)或出于戰(zhàn)略考慮將云筆記作為工具應用長期免費,再考慮到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免費’的消費習慣,這項服務實現收費的路會很長,預計1~2年內難以實現大規(guī)模盈利。
這也正是Evernote入華面臨的挑戰(zhàn),如何應對中國競爭對手的“山寨”問題以及免費模式。
在中國市場,類似Evernote的云筆記存儲應用仍是一片藍海。國內的相關應用主要有Fit云筆記、網易有道云筆記以及盛大推出的麥庫記事本等。
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評價稱,在一些產品細節(jié)上國內的云筆記應用并不輸于Evernote,例如麥庫的ios和PC端的產品比Evernote使用起來更好,而且廣告痕跡并不明顯。不過總體而言目前這些應用的用戶規(guī)模較小,還處于初級階段。
目前,云筆記應用在國內鮮有投資披露。
名詞解釋
云筆記,是用戶把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資料放到云端進行存儲,并由用戶隨時隨地通過多種移動終端提取使用。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