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窩團的瘋狂舉動,有點類似于在團購泡沫破裂前狠撈一把的賭徒心態(tài)。倘若真是如此,上市便是其終點
文/訂頑
團購從誕生之日起就是業(yè)界爭論的焦點。經過一年多的發(fā)展,團購行業(yè)各網站逐漸確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日前,卻突然又刮起了一陣旋風:先是爆出團購大佬拉手網華東區(qū)200名員工集體出逃窩窩團,緊接著窩窩團又宣布獲得鼎暉、天佑、清科等投資機構高達2億美元的投資,并在短短幾個月內相繼收購了廈門閃團、長沙團客拉、濟南0531團等數十家地方團購網站,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團購網站之一,并公開宣布將啟動IPO。
為什么一直沉默寡言的窩窩團,似有神兵相助一般,瞬間從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面對外界的驚訝和質疑,窩窩團CEO徐茂棟公開表示“窩窩團之前太低調了,現在到了該說話的時候了。”
徐茂棟此言意義深刻:從2010年3月團購網站在中國出現,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洗禮,形成了“千團大戰(zhàn)”。團購這一新興模式,在中國逐漸得到了市場和資本的認可,上市無疑被提上了日程。團購行業(yè)的鼻祖——Groupon已經向納斯達克提交了上市申請。上市雖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問題是中國現在有幾千家團購網站,中國市場雖大,但也不可能容納數千家模式基本一樣的團購網站,有專家估計最終能在美國或者國內成功上市的不過3到5家。對于眾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或者資本投行來說,企業(yè)上市雖然不是終點,但卻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所以在上市“前夜”出現爭奪戰(zhàn),似乎也有情可原。
但窩窩團的背景似乎難以支撐其上市的宏偉計劃。首先,其核心團隊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CEO徐茂棟和CFO吳明東。徐茂棟曾擔任分眾無線CEO,2008年,該公司因“短信垃圾”事件被央視曝光,致使分眾無線無法按照計劃上市。后來,徐茂棟入主窩窩團;吳明東則曾是分眾傳媒的CFO,曾為分眾傳媒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立下汗馬功勞;COO童家威曾促成了搜房網在美國的上市。面對這樣一支跟電子商務基本無關、只與資本運作極其相關的核心團隊,是否會撇開資本運作的暴利而選擇踏實地創(chuàng)業(yè),本身就讓人質疑。事實也是如此,在艾瑞網發(fā)布的2011年團購網站前十名中,無論是日均覆蓋人數、總訪問次數還是下單轉化率,都不見窩窩團的蹤影。
其次,窩窩團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十幾家網站的并購,更用拆遷的方式大量從同行挖人,以達到規(guī)模效應。企業(yè)迅速擴張沒有錯,但問題是,如果是資源型的業(yè)務,并購后無論如何處置,貶值的可能性很小,但團購屬于服務型的業(yè)務,并購后所帶來的管理和整合難度非常大,在窩窩團快速擴張之后,如何整合這些網站發(fā)揮協同效應,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在還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窩窩團便開始急匆匆地宣布啟動IPO,不免讓人擔心:即使窩窩團順利上市,這些問題遲早會顯現出來阻礙企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甚至影響其生存。
上市可以為企業(yè)融到相應的資金,以利于企業(yè)未來的健康發(fā)展。但是,窩窩團此舉無疑在緣木求魚。難道經營企業(yè)的目的只是上市?如今,互聯網泡沫的不斷擴大,窩窩團的舉動只能讓人感覺,其是抱著在泡沫破裂前撈一把的賭徒心態(tài)。倘若真是如此,上市便是其終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