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市場沒有長久的神話,去年晉升為行業(yè)第一熱門的團購業(yè)務熱度漸退。被稱為“團購爆發(fā)年”的2011年過半,記者獨家獲得知名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最新統計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團購市場交易額34.06億元,平均月度復合增長率為10.2%,增速回落明顯,對比年初預期上半年達到45億元的銷售額,低了24%。
分析人士指出,“回到人間”的團購增速,顯示這一領域進入了理性調整期,服務型商家減緩開團數量成為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相應帶來的是,實物類團購顯著增加,折扣逐月提升,忠誠用戶消費率不斷提升、投訴量在6月首次減少,則從另一維度印證了團購市場在走向理性。
月度增長率降至10.2%
“團購增速明顯放緩了,與預期有較大出入。”團購消費專家、團800聯合創(chuàng)始人胡琛告訴記者,去年團購風生水起,樂觀的趨勢讓很多行業(yè)人士預測今年團購將爆發(fā)性增長,有望沖擊200億元市場規(guī)模。
根據團800最新統計報告,團購市場目前月度復合增長率為10.2%,這一數字從絕對數額上來說還算不錯,但與去年做比較,就顯得差距較大。根據團800今年初《2010年團購市場統計報告》顯示,2010年團購市場月度復合增長率高達18%,當年創(chuàng)下20億元市場規(guī)模。
從去年3月份的0元到去年年底的20億元,團購10個月高速增長曾讓無數互聯網人士看好這一行業(yè),甚至大膽預測,2011年整個市場份額保守估計到165億元,甚至可以達到200億元人民幣,但現在看來難度較大。
與此相佐證的是,第三方網絡流量統計和分析機構CNZZ數據中心日前也發(fā)布報告稱,今年上半年團購網站數量及訪客規(guī)模的增長速度都開始放緩,5月團購網站數量相比4月的增長速度已降至9.95%,這是去年團購網站井噴后月增速最慢的一個月。當月,有訪客訪問的站點數量仍有1245家,但環(huán)比下降12.69%。而之前,4000家、5000家,如果算上大型團購網站的各地分站,“萬家團購網站混戰(zhàn)”的說法也令業(yè)界信服。
然而目前,上半年34.06億元團購交易流水,即便是去年全年的1.7倍,但比預期數字45億元大為縮水。單從網站數量變化和市場規(guī)模增速上看,“網絡團購市場步入理性階段”成為胡琛和CNZZ數據中心不約而同的共識。
團購網站收縮求穩(wěn)
不但是團購網站數量和團購市場規(guī)模增速放緩,一些已經建立市場地位的團購領先者開始收縮求穩(wěn)。
由于團購網站的本地化服務屬性,地面擴展建站成為必經趨勢。去年投身該行業(yè)的各大網站均把此作為一大任務。“年內能把分站擴展到多少個城市”一度成為拉手網、24券等企業(yè)炫耀的資本,但今年過后,基本覆蓋主流消費城市的團購網站們已經不再強調擴站計劃,甚至開始考慮收縮戰(zhàn)線。
今年4月份,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在微博透露,美團網主動關閉了赤峰、龍巖、玉林、馬鞍山四個城市的分站。該事件引發(fā)行業(yè)強烈關注,按照美團網的說法,這四個城市分站都屬于四線城市,支付工具在消費者群體中的覆蓋比例很低,而且商家數量比較少,傳統廣告獲得的推廣效果反而比較明顯。因此,小城市接受團購還需要時間,綜合性的團購網站現在不宜在這個地帶盲目擴張。
同樣傳出調整消息的還有開心網“開心團購”。開心網已經主動調整團購業(yè)務戰(zhàn)略布局,收縮二三線城市的團購隊伍規(guī)模,集中人力做北京、上海、廣州等重點城市。開心網副總裁郭巍認為,在個別城市的戰(zhàn)略調整是針對前期自有業(yè)務運行中的問題,提升服務水平,進而優(yōu)化平臺建設。
無獨有偶,建站擴展至300個城市的拉手網選擇通過另一種形式收縮。拉手網CEO吳波曾透露,在本輪廣告投放計劃結束后,暫緩廣告攻勢。
消費者趨向理性
“團購容易消費難”曾是該領域最大詬病,但講究消費又恰恰是團購的本質。以餐飲類團購項目為例,數據分析機構DCCI對用戶團購行為的統計顯示,購買過和想購買餐飲服務的用戶分別為54.3%和37.3%,兩項數據均位列榜首,一方面反映出餐飲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顯示消費者對其并不滿意,這與餐飲一直以來是團購投訴重災區(qū)的狀況也較吻合。
開團量遠遠超過了商家有限的吞吐能力是其根本原因,團800數據顯示,參與團購的餐飲企業(yè)數量上半年增加了一倍多,但餐飲團購所占份額卻呈逐月下跌的趨勢,而且,以往單團銷量榜首常客的位置也讓給了對人工占用更少的娛樂類服務
而從整體上看,報告顯示,5月和6月,參與團購的人次均低于4月份,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團購市場的信心。但換個角度來看,人次降低而銷售額上升,意味著單一用戶消費率反而上升了,忠誠用戶的數量也隨之增長。據悉,6月份團購投訴首次呈現減少趨勢。當月團800團購投訴區(qū)共受理911起投訴,較5月份下降114起。而去年12月至今年5月,每月平均團購投訴增長率曾達到34.5%。
對于這一狀況,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認為:“這正是團購行業(yè)從混沌走向理性的前奏,團購要在中國發(fā)展,既要盯著更多的領域,也要理性開采,消費者對生活娛樂、旅游、數碼IT等領域有著更高的需求,應該成為團購網站的新領地。”
[page]
實物網購借勢突圍
值得一提的是,從具體團購項目而言,經過一年半發(fā)展的團購行業(yè)正在逐漸調整服務策略。打開知名團購網站拉手網、糯米網頁面發(fā)現,實物型團購已經成為它們增長的主要動力。據統計,就全國范圍而言,服務類團購占這兩家網站整體團購種類70%以上。但因為實物型團購不限城市,在某些具體城市,服務類團購項目占比會下降至40%甚至10%。
因仿效團購鼻祖Groupon“每日一項本地化服務”而風靡到中國的團購業(yè)務正如上述悄然發(fā)生改變,這一點也可以從其中國合資公司高朋的“中國化”進程中看出端倪。據悉,實物型團購已占到高朋團購品類的50%左右。
從整體市場而言,在實物型團購方面,包括美團網、糯米網、24券在內的12家主流團購網站在6月份均有顯著增長,團800數據顯示,實物類團購已占到6月團購市場整體銷售額的41%。
胡琛分析指出,團購行業(yè)在未來的整體發(fā)展上會出現兩條相似但又有差異的進化路線:一是堅持地面商戶服務的本地化團購模式,另一條則是與B2C電商模式進一步融合的混合型網購模式。
按照胡琛的說法,一批實物型團購明顯的團購網站將走上轉型之路。目前,化妝品團購網站聚美優(yōu)品已經明確了轉型態(tài)度,其CEO陳歐表示:“上個月,我們的商城頻道上線,這是我們從團購轉型化妝品B2C的標志。”他透露,“未來除了會擴大化妝品的品類選擇,還會嘗試涉及奢侈品”,目前正在IT系統、客服團隊、后臺訂單處理能力等方面加大投入,甚至不排除在中心城市自建物流。
業(yè)績成謎大佬屯錢過冬
規(guī)模增速、擴張程度、服務品質、產品策略均向理性轉移的團購網站至今對業(yè)績諱莫如深,為應付長期競爭局面,它們開始一面提高收益率一面屯錢過冬。
團800分析指出,與銷售額同步增長的是團購折扣情況,從去年平均3.3折,已經提高到今年6月份的3.6折,從折扣上看似乎只增長了3個百分點,但從網站利潤核算上卻有近10%的增長,進而拉動團購網站業(yè)績。
去年團購興起時,曾被認為是門檻極低的商業(yè)模式,互聯網精英、海歸、草根創(chuàng)業(yè)者甚至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都投入該行業(yè),團購網站數量急劇擴張到4000余家。
但一年后團購市場各類門檻迅速提高,對創(chuàng)業(yè)者最大的阻礙就是資本門檻。吳波曾表示,行業(yè)有一句話“沒有1000萬就別想玩團購”。到今天,1000萬元已經遠遠不能代表該行業(yè)資本水深。
美團網、F團等一批前列的團購網站已經相繼完成兩輪融資,并馬不停蹄地開始第三輪融資。就在幾天前,美團網宣布其B輪5000萬美元融資已到賬,并正在著手C輪融資計劃,其CEO王興口中的“資本冬天論”震動業(yè)界。
王興認為,從6月開始團購網站融資越來越難,“存錢”對于渡過資本冰凍期而言有備無患。未來有能力堅持到資本回暖的全國性團購網站將僅剩不到5家。而王慧文進一步稱,團購市場“資本冬天”至少長達兩年。
實際上,不僅是美團網,從4月底開始,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內,五家排名前十的團購網站已拿到了將近5億美元。其中4月大眾點評網宣布獲得融資超過1億元。窩窩團隨后不僅高調宣布首輪融資額高達2億美元還啟動了IPO計劃。而6月底滿座也宣布了其B輪8000萬美元融資金額。近日,F團CEO林寧又透露,第二輪融資來自騰訊,業(yè)內揣測至少不低于3000萬美元。而騰訊也將繼續(xù)跟投第三輪融資,“騰訊給我們投了很多很多銀子”,林寧如是感慨,預計再過半年時間,很多中小型團購網站將被淘汰,冬天真的將要到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全國團購網站融資也不過7億元。
針對行業(yè)動向,胡琛認為,回歸至正常的團購增速以及各大佬調整意圖,顯示這一領域進入理性調整期,而團購行業(yè)的整體發(fā)展勢頭仍然令人鼓舞,大型團購網站在資本力量的推動下會加速進化并形成幾顆耀眼的恒星。
而陳壽送也認為,團購行業(yè)目前市場容量太大,以及資本市場自身對中國概念股的唱衰態(tài)勢,未來團購網站融資之路將十分艱辛,但是對于發(fā)展模式清晰的團購網站不會造成太大阻力,拉手、美團、大眾點評以及糯米網很有可能是最后的5家之內。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