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奢侈品網購崛起 兩年內份額或達200億元

2011-05-06 17:19:41      劉妮麗 何衡柯

  國內電子商務發(fā)展得風風火火,各種層次的商品一擁而上。如今,許多讓人望而卻步的奢侈品也涌入互聯(lián)網,為網絡銷售增添了一抹別樣色彩。雖然奢侈品的網絡銷售額目前只占到行業(yè)總量的5%左右,但它的增長率非常高。美國弗雷斯特調研公司的數據顯示,預計5年之后,奢侈品在線銷售額將增長30%,達到40億-60億美元的規(guī)模。而在中國市場,有專家預計,在未來兩年內,中國奢侈品電子商務的銷售規(guī)模將達到200億元人民幣。

  群雄逐鹿

  在秀團網、第五大道、樂士網、尚品網、佳品網、唯品會、魅力惠、聚尚網、呼哈網等時尚網上商城大舉上線的同時,京東商城等綜合類網站也紛紛開設奢侈品頻道,凡客V+也號稱年底試水奢侈品銷售,就連和奢侈品八竿子打不著的搜索引擎谷歌也來湊熱鬧。一時間群雄逐鹿,準備在奢侈品這塊華貴的蛋糕上,分到屬于自己的一份。

  在奢侈品的網購模式中,低價無疑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大優(yōu)勢。國內最大的名牌折扣網站“唯品會”于1月18日在其網站推出了獨立的奢侈品專區(qū)VIPCLUB,囊括眾多國際一線奢侈品品牌,價格低至2.5折。而凡客V+、秀團網、京東網等也紛紛推出各種低價策略吸引消費者。較早涉足奢侈品網購的尚品網,推出注冊立刻贈送50元的活動,增加客戶黏性。

  在早些時候,以定制服務為特色的樂士網(Luxe.cc)低調上線。在吸引國內的時尚人士、高收入家庭和社會精英關注的同時,網站提供了豐富的消費資訊、推動奢侈品品牌與其消費者的對話,并提供優(yōu)質的專屬服務。與此同時,就在上個月,谷歌開設了一家名為精品店(Boutiques.com)的奢侈品時尚網站,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描述和打造完全屬于自己風格的著裝,并且可以通過網站咨詢,了解名人的時尚偏好。

  縱然國內奢侈品團購網站百花齊放,但是還未出現一家獨大的現象。在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的盤子里,網站群雄逐鹿正處于戰(zhàn)國時代。

  融資已超5億元

  佳品網首席執(zhí)行官楊培鋒預計,在未來兩年內,中國奢侈品電子商務的銷售規(guī)模將達到200億元人民幣。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飛漲,眾多奢侈品企業(yè)紛紛搶灘奢侈品網購市場,奢侈品網站成為備受資本青睞的“金礦”,當前不少國際、國內資本對于國內奢侈品網站青睞有加。

  今年4月,聚尚網獲得了來自IDG千萬美元級別的首輪融資。國內最大時尚購物網站走秀網也已獲得國際風險投資機構凱鵬華盈(KPCB China)2000萬美元投資。這對于才成立3年一直專營奢侈品的走秀網來說,確實是“天上掉下的餡餅”。而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奢侈品消費正受到國際資本的青睞。

  由于看好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走秀網目前已經在美國、澳洲、法國、倫敦、意大利、韓國、中國香港、日本等地設立了時尚買手辦公室。截至2011年1月底,走秀網在線銷售超過2000個品牌、3萬個SKU(庫存量單位)。其中,全球頂級奢侈品品牌超過120個。

  這股投資奢侈品網站的風潮其實很早就開始了,2009年12月,魅力惠融資1300萬美元。

  而去年年初成立的佳品網,已手握泰山天使投資基金,幾個月后又獲得了來自松禾資本、嘉豐資本的第二輪投資,隨后又獲得金沙江創(chuàng)投的第三輪融資。在任何業(yè)績都還沒有的情況下,天使投資人雷軍及迪斯尼旗下VC機構思偉投資和晨興創(chuàng)投千萬美元已投入號稱國內最大奢侈品私賣網站的尚品網。而DCM及紅杉資本2000萬美元風險投資則注入奢侈品運營網站唯品會。

  粗略估算,上述私募基金的投資總額度已經超過5億元人民幣。

  
[page]

  記者觀察

  奢侈品網購須邁四道坎

  網絡購物因為優(yōu)惠的價格、便捷的購買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但是,奢侈品的網購風潮并不如普通商品那么容易被大家接受,一方面是奢侈品的價格;二是信任度。對于很多年輕的消費者來說,網購奢侈品更重要的很可能不是價格,而是可信度。對這些年輕消費者來說,比起花1萬元買一款真的LV,更不能接受的是花3000元買到一個贗品,那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杯具”。 愿意花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買諸如LV、DIOR等奢侈品的并不多,盡管這些奢侈品在網上的價格已經比中國專柜的7折還低;三是網購和奢侈品之間難以匹配的消費體驗。張女士曾有過一次不太愉快的消費經歷,“上次在網上買了一條Burberry的圍巾,但快遞寄來后外包裝已損壞,讓我一下子感覺商品的檔次差了很多”。她表示,雖然每家網購企業(yè)都保證商品是正品,也有1:10的保險理賠,但用戶體驗比線下差多了。 這些網站在初創(chuàng)期沒有過多的資金自建物流配送體系,故大多采用外包的方式,但快遞業(yè)發(fā)展良莠不齊,大部分無法建立與商品價值相匹配的快遞服務,容易流失目標客戶對網站的信任度;四是奢侈品的消費人群有限,網購奢侈品的概念在中國市場并不成熟,特別是對于新設立的網站,往往看得多買得少。

  相關專家稱,相應的法律保障、物流配送、支付平臺、消費者和經營者的權益維護等的不健全也導致奢侈品對于“觸網”有所顧慮。由此看來,雖然奢侈品電子商務潮流已經升溫,但離最終的爆發(fā)還是長路漫漫。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