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劉發(fā)現周圍在網上買手機、筆記本、數碼相機等數碼產品的朋友和同事越來越多,而他本人也在京東商城上訂購了一款聯想ThinkPadX系列的筆記本,比傳統(tǒng)渠道要便宜200元左右。
其實,網購數碼產品已經成為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白領們一種生活方式,而根據正望咨詢近日發(fā)布的《中國數碼產品網上銷售統(tǒng)計報告2009》,2009年上半年,僅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數碼相機三種數碼產品的網絡零售金額就達到了200億元,與國美電器同期包括家電在內的銷售額相當。
“用不了幾年,互聯網將成為數碼產品銷售的主戰(zhàn)場。”正望咨詢總裁呂伯望告訴CBN記者,即使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網上平臺交易額繼續(xù)以翻一番的速度突飛猛進,如今數碼產品的網上銷售量已經占到總體的10%左右。
主戰(zhàn)場
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深化以及人們消費行為的改變,網上購物正在逐漸成為一種趨勢。正望咨詢預測,2009年中國網購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680億元,到2010年此數字將增長至4640億元,屆時網上銷售額將占到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3%以上。
摩根大通證券研究副總裁韋迪認為,在美國,網上零售是7%~8%,而在中國雖然已經有了這么大的規(guī)模,但仍然有巨大的空間,也有很多的機會增長到美國那樣的水平。
數碼產品與網上零售具有天然的結合點,均是面向消費能力較強的年輕人,所以數碼產品網上零售得到了飛速發(fā)展。根據正望咨詢21城市網上購物調查報告的數據,2008年中國數碼產品網上交易額達到了380億元,占全部網上購物交易額的27%,成為網上交易額占比最高的一類產品。
而在2009年上半年,僅僅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和數碼相機,中國網民通過互聯網購買金額就達到了200億元,這與國美電器2009年上半年包括家電在內的銷售額相當。對數碼產品來說,互聯網顯然已經成長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
數碼產品網上零售規(guī)模將會持續(xù)高速增長。正望咨詢的預測,2009年所有數碼類產品網購交易額將達到600億元,到2010年中國數碼產品網購市場規(guī)模將增長到920億元。
巨大的網購市場使很多品牌廠商越來越重視互聯網,開始重新劃分自己的銷售渠道。對于很多品牌來說,自建B2C銷售平臺最大的短板就是流量,因此,與淘寶、京東商城等擁有巨大流量的超人氣平臺合作就成了共同的選擇。
迅速成長的市場成就了淘寶、京東商城、新蛋網、新七天等一批在線購物網站,不管是C2C還是B2C,數碼產品的網購都只能用“紅火”二字來形容。
由于淘寶網占據了數碼產品網購70%的份額,眾多數碼廠商不約而同地將在淘寶平臺的營銷作為重點,淘寶從而成為各品牌廠商競爭的新戰(zhàn)場。淘寶網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近50家數碼品牌廠商在淘寶上開設了官方旗艦店,其中包括了戴爾、聯想、海爾、三星、惠普等知名廠商。
聯想集團相關人士告訴CBN記者,截止到2009年7月底,聯想淘寶商城旗艦店單月單店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000萬元人民幣,刷新了其自開店以來的銷量紀錄。
談及網購市場的紅火狀態(tài),呂伯望表示,IT企業(yè)加緊電子商務布局、支付手段的多樣化、物流體系的日益完善是加速網購成為網民和廠商之間購買行為主戰(zhàn)場的原因。
廠商忙轉型
今年,由于互聯網的發(fā)展以及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最熱的話題之一。很多傳統(tǒng)廠商紛紛進軍電子商務。
海龍電腦城、百腦匯、國美、蘇寧等傳統(tǒng)賣場都成立了自己的B2C網站,進軍電子商務。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劉軍告訴CBN記者,在一些成熟的海外市場上,聯想已經通過一些B2C網站和聯想的官方網站銷售消費PC,而在線銷售PC已經成為聯想的主渠道之一。
呂伯望告訴CBN記者,廠商必須適應正在轉型的消費模式,對銷售模式進行相應的革新。“網絡零售作為新一代的零售模式,正以其快速化、信息化等優(yōu)勢,深刻地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從而改造了生產商、銷售商的商業(yè)形態(tài)。”呂伯望說。
支付寶總裁邵曉鋒認為,目前在網上購物比去實體店購物價格低,同時淘寶平臺提供較為方便的購買流程,支付寶建立的“擔保交易模式”解決了網上消費的瓶頸,構建了商戶和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橋梁避免交易風險,這樣方便的購物何樂而不為。
邵曉鋒認為,傳統(tǒng)的商業(yè)渠道和營銷方法與網上銷售截然不同,在互聯網上銷售需要一套全新的營銷模式,必須有一套全新的游戲規(guī)則,實行全新的策略。
其實,向網絡轉移已經成為歷史性的大變局,每一次消費模式的變革都帶來產業(yè)的大轉折,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加速滲透并直接改變商業(yè)形態(tài)、商業(yè)規(guī)則,是每家傳統(tǒng)廠商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傳統(tǒng)企業(yè)顛覆傳統(tǒng)營銷模式和思維需要勇氣和決心。”邵曉鋒表示,這種改變對傳統(tǒng)企業(yè)來說是一種陣痛,“今天不痛,明天也得痛,傳統(tǒng)渠道在成本優(yōu)化、效益方面比不上電子商務這個渠道,企業(yè)要發(fā)展電子商務必然要承受這樣的陣痛,現在不改變,越往后越痛。”
呂伯望認為,隨著網絡支付手段以及電子商務的成熟,網上購物安全性大大提高,特別是數碼家電業(yè)的渠道變革已經呈現出多樣化特征,從單一的廠商店面銷售、經銷商時代、整合型大賣場到網絡營銷和B2C直銷,是未來IT廠商們必須要轉型的方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