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封面
傳統(tǒng)渠道以整體業(yè)績實力相要挾,使得大品牌面對互聯(lián)網猶疑不定——既憧憬依托電子商務推平天下,又忌憚實體渠道的動蕩威脅。
█文/季 攀,易商務公司CEO
對于眾多大品牌來說,互聯(lián)網帶來的顛覆力量,的確讓他們感到“最壞的時代”已經來臨。
作為新勢力的代表,阿里巴巴的馬云發(fā)出了這樣的檄文:“現(xiàn)在對互聯(lián)網反對聲音最大的是誰?是今天的成功者。因為他們本來通過傳統(tǒng)渠道可以賺30%~40%的利潤,但被淘寶沖擊后只剩下10%~20%。我可以肯定地講,十年以后,傳統(tǒng)的專利和品牌將會受到網貨的巨大沖擊?!?/p>
在過去一二十年里,廠商與渠道商的博弈一直在進行。
在傳統(tǒng)渠道中,我們曾經最大的理想是渠道扁平化。因為傳統(tǒng)渠道層層設級,使得廠商無法直接感知市場終端實況,很多渠道庫存問題也由此而產生。然后,全國性直接零售的國美、蘇寧大賣場來了,廠商和渠道商經過一番博弈,最后各退一步。
今天,電子商務又來了。一方面,廠商似乎從中看出了渠道扁平化的終極曙光;另一方面,傳統(tǒng)渠道以整體業(yè)績實力相要挾使得廠商面對電子商務左右搖擺、舉棋不定,既憧憬于依托電子商務推平天下的夢想,又忌憚于實體渠道的動蕩威脅。
但是在上網購物越來越成為主流消費方式之際,網絡渠道對傳統(tǒng)渠道的沖擊將不可避免。
沖擊一:價格屠夫
現(xiàn)在網上零售對品牌廠商首當其沖的、影響最大的就是價格體系,尤其是淘寶上的價格體系對傳統(tǒng)渠道的沖擊。
某賣場,美的的一個電壓力鍋在做促銷,售價是230元。但是當一個顧客走過來了解產品的時候,導購員費盡口舌地介紹了很多,客戶只說了一句:“能不能便宜點兒?網上賣199元還有很多贈品呢!”導購員一下子就無語了,只能說網上的不能保證品質之類的話。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如貝因美的零售系統(tǒng)為了完成任務、沖量,淘寶上最低報價就接近于開單價了。這樣混亂的價格體系,傳統(tǒng)渠道是基本不可能出現(xiàn)的,只是因為對網絡銷售沒有管理體制,而造成了對線下渠道的沖擊,目前這種局面隨著網購人群的增多而愈加嚴重。
沖擊二:草根品牌借勢崛起
網絡渠道的崛起給新品牌提供了一個突破的機會,現(xiàn)在網上流傳這樣一種說法:不怕品牌新,就怕產品新。
德爾電器是一個外銷品牌,由于金融危機被迫轉向內銷市場。因為德爾電器的外觀很粗糙,擺在超市里一眼就可以看出與美的、九陽沒法比,但在淘寶上買家僅僅通過圖片是無法分辨出來的。為此,德爾成立了電子商務部,并把德爾和國內的知名品牌九陽、美的捆綁在一起,在買家搜索豆?jié){機時,德爾和那些國內的知名品牌九陽、美的一起被搜索出來,憑借極高的性價比,德爾的豆?jié){機在短期內就實現(xiàn)了低成本的品牌推廣。
德爾2008年在淘寶平臺的出貨量是240萬臺,而2009年增長更快,2月單月出貨120萬臺。同時德爾還不斷建立網絡多級分銷渠道,目前也已經和卓越、當當網B2C電子商務網站合作,在淘寶上的代理商已經有50多家。
沖擊三:渠道商兩邊倒
最近,就有朋友告訴我,現(xiàn)在渠道商經常拿網絡說事,以此作為和廠商討價還價、榨取市場費用的手段;而事實上,很多網店就是這些渠道商自己折騰的。
由于網絡的跨地域性,網絡帶來的竄貨煩惱更是不勝枚舉。大多數(shù)情況下,對于渠道商的網絡竄貨,只要做得不過分,品牌廠商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有少數(shù)個別的品牌廠商,采取極端嚴厲的做法,嚴格懲罰,如步步高,對其點讀機產品,在網上發(fā)現(xiàn)有商家竄貨,發(fā)現(xiàn)一臺罰款1萬元!
風起于青萍之末。網絡的最大特色就是其草根性,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堵,是堵不住的。就像大禹治水,堵不如疏。與其坐等渠道混亂,不如先發(fā)制人主動建設并管理網絡渠道!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穩(wěn)定網絡渠道的價格,并遏制竄貨。
如果我們的大品牌們依然猶豫不決,那么我們可以先來看看中國的網絡銷售市場未來到底有多大:
1300億元:2008年,中國網購市場年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到1281.8億元,同比增長128.5%;增幅近40個百分點,呈現(xiàn)一種加速度增長。
1000萬人:2008年,淘寶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賣場,在網上每天有近900萬人上淘寶“逛街”。2009年將超過1000萬人,相當于600多個大賣場客流量。
69%:2008年,超過69%的年輕消費者網上購過物;網購品種早已從書籍擴展到家電數(shù)碼、服裝玩具、嬰童、汽車用品、珠寶鉆石等22個門類。
31億元:2008年,淘寶網給中國物流業(yè)帶來31億元的年收入,提供了超過11萬就業(yè)機會,占中國宅配市場30%,該比例預計到2012年將達到60%。
3.5億戶:截至2008年底,中國互聯(lián)網用戶增長至3.5億,互聯(lián)網在中國的普及程度達到20.7%。截至2008年底,中國網民數(shù)量為2.98億人。
13億元:2008年,京東商城營業(yè)額突破13億元,是中國第一個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的B2C商城,2009年依舊保持飛速增長,2009年2月,京東商城招聘2000人,多數(shù)為物流工人。
1000臺:2009年,美的某北京經銷商給京東商城供貨,周銷量1000臺。
3300萬元:2009年5~7月份,淘寶上人氣最旺的前10家母嬰用品店的整體銷售額就突破了3300萬元。
無論是宏觀數(shù)據還是微觀表現(xiàn),無論品牌廠商重視還是不重視,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網上購物的成熟,都在推動著電子商務的渠道車輪飛速前進,也在一點點地影響著顧客的消費習慣、購物方式、品牌偏好等。誠然,從總體的零售規(guī)模上看,網售還只是冰山一角,但如果品牌廠商不對此盡早制定一些相應的對策的話,遲早都將會被互聯(lián)網的趨勢掃入歷史的故紙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