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麗好
最近網上頻現“黃?!爆F金收購信用卡積分的廣告,不同銀行信用卡積分也明碼標價,如農行積分20元/8000分、交行20元/9000分、中信 20元/12500分、興業(yè) 20元/10000分等等。與其用積分換取廉價的禮品或任憑積分過期,積分變現吸引了不少持卡人的注意。這次“網絡黃?!背氖鞘裁瓷饨洠?/p>
“網絡黃?!钡馁嶅X邏輯
“黃?!钡木W上店鋪說明中往往都會出現這樣的指示:“你打客服電話,或上銀行網站,將積分兌換成航空里程到我指定的航空會員卡號上?!睆闹胁浑y看出,“黃?!笔召徯庞每ǚe分實際上就是看中了信用卡積分能換取航空里程的功能。
記者查詢眾多銀行的兌換規(guī)則后發(fā)現,信用卡兌換里程的比例在16—21分兌換1公里之間。以建行普通信用卡積分兌換東航里程為例,20分積分可以兌換1公里。按照東航規(guī)則,兌換一張上海到三亞的單程獎勵機票需要2萬公里里程,亦即需要40萬分的積分,對應信用卡消費要達到40萬元。
這樣看來,網上“黃牛”似乎是在做一件方便大家的買賣。但細算一下不難發(fā)現,驚人利潤才是吸引“黃?!钡恼嬲齽右颉0凑?0元收購1萬分的行情,“黃?!笔召?0萬積分的成本是800元,也就是說800元買到一張全價為1890元的上海到三亞的單程機票,相當于4.2折。即使在旅游淡季,上海飛三亞的機票也很難達到這樣的低價,“黃牛”的盈利空間就出現了。
積分轉讓是行不通的
在交易中,“黃?!狈Q收購積分的目的是換取航空里程,再兌換免費機票,通過出售免費機票獲取利潤。但記者實驗后發(fā)現,按“黃牛”指示將信用卡積分轉作他人航空里程并不能實現,很多銀行要求積分只能轉到持卡人本人名下的航空里程賬戶中。
記者讓友人將其交行信用卡中的積分轉至記者名下的里程賬戶中,但客服說,只能向持卡人本人的航空里程賬戶中轉,無法轉給他人。友人通過網上銀行轉,在航空里程賬戶信息中,只要求填寫號碼,沒有要求填寫姓名,操作完成顯示“提交成功”,但第二天,友人查詢信用卡積分并沒有減少,而記者的航空里程賬戶也沒有增加。
消費者應防范風險
盡管如此,但網上收購積分的“熱帖”依然存在,在淘寶、百度等網站輸入“信用卡積分換現金”等進行搜索,仍然出現很多信息。為此專業(yè)人士提醒,“黃?!钡姆e分換現金很可能是一個“幌子”。不排除在此交易過程中,“黃?!庇锌赡塬@得持卡人的信用卡號、姓名等信息,為販賣持卡人信息、甚至制造偽卡留下隱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