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的意義究竟在哪里?字面的解釋──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顯然不能表達它的真正含義。而在業(yè)界,有這樣一種說法似乎能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即2009年是移動寬帶的元年,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就好像10年前的Internet。
如果非要給中國互聯網的發(fā)展找一個歷史結點,我們可以看中國網通的成立時間,當時是1999年10月。從那時開始,互聯網從窄帶世界邁入了寬帶世界?!笆旰蟮慕裉煳覀兓仡^再看,互聯網上的內容和應用極大豐富,商業(yè)價值巨大,這一切變化和成就,最重要、也是最具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應該說都是拜寬帶的普及所賜?!鼻熬W通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維旺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CEO韓穎回顧這些年的變化時這樣說。
那么,我們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就像10年前剛剛開始寬帶普及的有線互聯網,這才真正說出了3G的意義。2009年1月的電信重組,三大運營商獲得3G牌照,關鍵意義其實在于,它開啟了一個移動寬帶的新時代。帶寬增加就如同修建了新的寬闊道路,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了跑什么車。因此3G其實也預示著,移動互聯網世界業(yè)已迎來一個內容為王,應用極大豐富,并不斷出現迅速創(chuàng)造財富機會的黃金時代。下面我們將梳理這個移動寬帶時代圍繞內容和應用的各種商業(yè)機會。
虛擬運營商的機遇
移動寬帶時代的到來,不僅為傳統的電信運營商帶來新的價值、活力和收益,更是為一批新型的、競爭性的電信虛擬運營商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商機。過去的窄帶時代,是中移動一家獨大,提供何種內容或者應用都通過中移動及其生態(tài)系統中的分銷商,也就培育出一大批SP和捆綁服務,即非用戶真實需求的付費服務。目前,SP已經逐步被清理,而且,隨著移動寬帶的到來,大家逐漸歸入一條新的更寬的大道上來,比的不再是誰能抄到近道,而是誰的車子跑得更快、價格更實惠。
那么,競爭的環(huán)境和規(guī)則一經發(fā)生改變,就勢必導致利益重新分配,出現一批新的受益者。我們可以看到,首先的受益者可能是一些能讓內容和應用更快、更廉價地到達用戶的公司──虛擬運營商。這里可以舉法國電信市場的例子。2004的時候法國超過德國,成為歐洲寬帶普及率最高的市場,但法國有一家唯一壟斷全部電話線路資源的運營商──法國電信,它下設子公司Orange為消費者提供寬帶接入服務,所有其他的運營商都租用法國電信的網絡。NEUF電信,目前已經是法國用戶數量最大的虛擬運營商和內容提供者,它就是在那個時候,利用短短兩年的時間崛起,現在市值已經超過了法國電信。
NEUF所憑借的就是在虛擬技術基礎上,開發(fā)綜合資費更低的語音、數據和視頻業(yè)務。它首先利用低于法國電信的資費,以保證更好服務質量的接入服務發(fā)展大量用戶,然后作為MasterCP整合了大量內容。
2005年的時候,NEUF的資費比法國電信旗下的Orange低40%,比其他運營商高25%,其他運營商還實力不濟的時候,NEUF就沖高了自己的用戶規(guī)模。內容方面,NEUF是法國能提供triple-play(語音、數據和視頻)的三個運營商之一。而其IPTV的業(yè)務頻道最多可達127個,有4種IPTV業(yè)務等級可選,最低的業(yè)務等級能提供80個頻道,與法國電信提供的能力相同,而Internet+IPTV業(yè)務組合比法國電信便宜45%。在法國電視業(yè)務還是廣泛集中在私有的、有限的衛(wèi)星接收系統的情況下,NEUF已經能夠滿足95%的用戶需求。
實際上,在中國的電信運營商中,具有較好固網資源的中國電信也可以借鑒法國NEUF電信迅速崛起的經驗,因為中國電信的固網資源中積累了不少和內容供應商CP的合作經驗,而這是中國移動所缺乏的。“中國電信最近推出的“愛音樂”平臺應該就借助了固網下曾經運營互聯星空的經驗”,數字音樂資深評論家湯永鋼這樣評價。簡單講,NEUF的成功經驗就是一方面貼近用戶的需求,比如更快接入,更好的服務和提供豐富的內容;另一方面,它能夠完成對豐富優(yōu)質內容整合的復雜工作,這必須借助一些已有的經驗,從零開始是比較難的。
大CP的中國時代
北京奧運會前夕,國務院辦公廳頒發(fā)了一個文件,即國辦發(fā)[2008]1號文件,其主旨可用這句話概括:鼓勵廣播電視機構利用國家公用通信網和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絡提供數字電視服務和增值電信業(yè)務,支持包括國有電信企業(yè)在內的國有資本參與數字電視接入網絡建設和電視接收端數字化改造。生效日期是2008年2月1日。
文件頒布之初,依然有廣電系統的一些人士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將其解讀為,廣電部門可以部署自己的網絡發(fā)展IPTV。但是,當時了解電信行業(yè)發(fā)展的政策制定部門人士則認為兩個系統“相互進入”在未來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因為廣電方面在數字電視推進上的速度,使國家意識到必須改變以往那種缺乏競爭的狀態(tài),決定引進來自電信運營商的更雄厚的資金,來推進數字電視的整體轉換。所以1號文件實際上意味著電信系統廠商被允許進入廣電的領域,可以公開發(fā)展IPTV業(yè)務,而且這是單方向的,就是說廣電的內容也要走電信的網絡才能進入IPTV。2009年1月,3G牌照敲定之后,我們逐漸可以清晰地看出,廣電允許電信進入的口子正在變得越來越開放。
隨著廣電內容對電信運營商及移動媒體內容供應商,即CP們放開,越來越多專門精于做內容傳播的CP會做大自身的價值。有過十來年電信從業(yè)經驗的韓穎就在2007年投入到這個產業(yè)中來,成立了維旺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有亞信和網通管理經驗的韓穎將VIVA的目標設定得很明確,他認為無論3G還是4G,什么標準不重要,重要的是移動互聯網進入了寬帶時代,路建好了,必然要車子來跑。VIVA的三步走是,2007年搭建技術平臺,2008年以奧運為契機獲得大量版權內容,2009年年底爭取實現盈利。
VIVA主要提供的還是數據業(yè)務,比如把傳統媒體時代的雜志、廣播和視頻這些不只是純文字的富媒體內容傳遞給最終用戶。與此類似,過去眾多的SP也正轉型為CP,在諸如音樂領域,有華友世紀等。此外,運營商陣營也在推自己的音樂平臺,比如中移動的12530平臺、中電信的“愛音樂”平臺等。但就以移動音樂來說,其版權的管理、唱片公司的合作都非常復雜,再加上對音樂產品本身流行趨勢等的把握,無疑需要一個經驗更豐富的CP公司,因此業(yè)內資深評論家湯永鋼認為,最后更加可能的模式是運營商負責分銷,專業(yè)的CP和Master CP負責內容。
“這其實更有利于運營商掌控這條產業(yè)鏈,未來三大運營商的競爭,其實是三條價值鏈運營能力的競爭?!表n穎這樣預測未來運營商在價值鏈里面的位置以及更合理的商業(yè)模式。在中國,也許短時期內還不會像法國電信市場的NEUF電信一樣,出現一個規(guī)模甚至超過電信運營商的虛擬運營商,就連韓穎也認為雖然VIVA基于虛擬運營的技術,但也并不將自己定位為虛擬運營商,而是較大的內容供應商CP。不過,中國是全世界手機用戶數量最大的市場,定位于CP,只是和運營商分成,也完全有機會做成規(guī)模非常大的CP,這便是不同市場條件下玩家的不同定位和策略。
2009年是移動寬帶的元年,我們談到的虛擬運營商和大CP的機會還只是開了個小頭。移動寬帶世界里的內容和應用必然走向異常豐富多彩的新境界,下面讓我們來具體談一談,我們在移動寬帶的思維下,到底應該如何做內容和應用,用戶需要怎樣的內容和應用。
移動寬帶:我們需要怎樣的內容和應用
移動寬帶內容產業(yè)的10大新模式
下面說的這些內容模式并非憑空暢想,而是大多已經有人開始付諸實施,應該在不久的將來就有望成為流行的移動寬帶內容或應用。
輕閱讀(LightGlance)
Light的含義不僅有輕的意思,還有光的意思,因為越來越多的手機屏幕是設計了背光,它讓用戶在小屏上也能感覺看得夠清晰?;谑謾C的閱讀,在思維深度上不僅低于紙質書籍的閱讀(reading),甚至低于電腦上瀏覽器上的瀏覽(browse),經常是集中最顯眼的地方瞄一眼(glance),閱讀信息的時間以秒來計算,利用的是零碎時間,所以內容不宜過長,幾秒鐘掃過一頁最好。比如VIVA就聯合新華社提供了一款《圖說天下》的資訊產品,里面的圖片、視頻都不需要看很長時間。
按需點播
VOD/AODOn-demand會成為手機閱讀視頻或音頻的主要方式。尤其是音頻在手機這種移動終端上會有許多應用,譬如駕駛、烹調和運動的時候。內容供應商完全可以針對一些熱門內容開發(fā)音頻版本,比如暢銷書、傳統廣播的評書、相聲等打包播放,用戶在長途旅行過程中可以完整地聽一路。
精選
傳統媒體的編輯精神和態(tài)度也會在新媒體中找到復活的機會,因為移動寬帶豐富了內容,必然需要編輯根據其價值觀和眼光進行篩選,結合用戶的按需訂閱方式,最終只有精選的優(yōu)質內容才能長期吸引訂閱者。這類精選的資訊通常提供給對信息質量要求較高的商務、政務人士,譬如手機版的華爾街日報、Yahoo財經的資訊、某些基金投資動態(tài)、亦或某一研究機構定期發(fā)布的報告。
無限擴展的編輯部
內容的生產和挑選再也不局限在某些權威機構內部,一家移動寬帶媒體的編輯部可以是無限擴展的,也就是說任何人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出版他/她的媒體,至少在現在,還沒有監(jiān)管部門規(guī)定移動互聯網上所有出版物必須有刊號。CP公司可以利用這種條件將外部的作者、編輯資源內部化,比如采用自由撰稿人等簽約合作的形式,拉攏到CP自己的平臺上來,豐富內容,也許起點中文網等模式可以借鑒到移動寬帶上面來,不過會加入更過攝影師和DV愛好者。
富媒體的手機報
只有文字和小圖片的手機報是2G時代的信息產品了,3G時代更多的是全屏圖片,不過癮的話還要加上音頻、視頻等流媒體形式,可以說是第二代手機報。
小額付費的信息
總有些垂直領域的信息搜索引擎查不到或者查不準確,過去需要你親臨本地去查找,比如圖書館、博物館或者某些專業(yè)領域的展覽,甚至包括前不久的上海車展,或者是一些特別地段的地圖,那么在移動寬帶上有需求就一定有提供,大CP會比較容易整合這些數據放到自身服務中來,真正有價值的查詢,查一次付1~2元消費者也在所不惜。比如很多古董收藏愛好者去鑒別古玩時,想對比一下同時代同類文物的資料,完全可以進入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數據庫,看圖片、文字資料,甚至是聽講解,查一件作品多少錢或者常用可以包月。
鏈接到在線購買
不僅可以從一些時尚雜志的服飾圖片鏈接到某款時裝的在線購買網站,而且你能做到,僅輸入你的身高、三圍數據,就可以實現3D試衣。想象在手機上擺弄一下那個和你身材一樣的3D模特,給他/她變換各種搭配,看看某款時裝到底適不適合您的身材,然后一鍵鏈接過去輕松購買。
鏈接到在線預訂
機票、酒店等預定早就不成問題,更細分的消費領域的預定服務會出現在手機上。比如,下次去打高爾夫,甚至可以在出門前提前預約球場的哪條路線、哪幾個球洞,等到打球的間歇,您還可以通過手機預訂下一站您要去用餐的餐廳,位置、路線以及餐廳環(huán)境、座位的位置選擇、菜品的大圖片都可顯示在手機上,就如同您親臨餐廳看著真實的菜品點菜一樣。電影院、音樂會照樣可以通過手機預訂。
無形廣告
通過用戶經常使用的Widget可以大致對其收入狀況、愛好等進行素描,那么CP或者App供應商就知道某類型的地產廣告或者某款價位的汽車廣告應該投放給哪些人,或者直接嵌入某款和看汽車或者看房相關的觸窗應用中,廣告會越來越根據你的需求,適合你的條件來投放,讓你感覺不到它是在做廣告,這全托手機終端的完全貼身,了解更具體的用戶數據所賜。
精準廣告
上一種無形廣告其實已經比傳統廣告要精準,但結合了電子商務上用戶的歷史購買信息后,它可以變得更精準,主要以推廣、促銷的形式出現,比如下載連鎖快餐店的打折券,或者像紅孩子、宜家等通過會員信息提供促銷信息和訂購鏈接,由廣告對接電子商務。
可能遭遇顛覆的7大領域
采用了PPP的移動寬帶互聯網后,將導致傳統互聯網的很多領域發(fā)生本質變化,因為絕大多數客戶的消費行為開始趨向價值和更精準有效的模式,一些依靠商業(yè)模式不成熟或價值鏈不健全而暫時成功的模式將隨PPP逐漸深入普及而受到沖擊,或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里列舉了一些(不是全部)可能逐漸分化瓦解的領域(很多證明都是基于我們的實驗與原型,業(yè)界也將提供更多的實踐證明):
門戶
觸窗模式實際上就是垂直門戶模式,更專注于某一特定領域,例如很多人直接進入Yahoo科技(單獨觸窗),而不是Yahoo。行業(yè)垂直門戶的專注帶來了長尾的精準便捷。因為垂直門戶的權威、專家,可通過更專業(yè)、更直接、更精彩的網站資訊與用戶互動。傳統“大門戶”將被迫拆分為更精準的“小門戶”,傳統通用門戶的盈利模式也將被迫轉變,不轉變者岌岌可危。
搜索
搜索歷來存在著“查準率”與“查全率”的矛盾,Google也承認,目前它能做的搜索不到人類搜索需求的10%;而面對成千上萬的各色各樣的查找需求,如WikiMobile,又如在AppsStore中匹配AppsWidget的查找。垂直搜索將在PPP模式下逐漸替代廣義搜索;“攜程”遭遇“去哪兒”之類的挑戰(zhàn)就是必然的,很多廣義搜索網站和商業(yè)模式也將遇到巨大危機。
傳統網絡廣告模式
用戶的去廣告需求、隱性廣告和直接精準實用性替代了大量廣告“熵”極小的傳統廣告模式,商家可以直接通過特制“Widget”來達到其任何市場目的,并直接對準受眾,傳統網絡廣告逐漸成了皇帝的新衣。受影響的有分眾模式、平面媒體模式與InternetAd代理機構等。
SNS
根據PPP中的Apps觸窗模版檔案進行數據挖掘分類,可以把所有用戶分為大約200~300類,而SNS只是其中的若干消費群的子類,SNS的特點在于細分和精準,細分市場對于商家來說非常具有營銷價值,但客戶真正的需求是跨SNS的,因此需要SNS能夠跨界運營,這造成了SNS當前發(fā)展的悖論環(huán)境。而基于PPP的“虛擬社區(qū)”則以更廣義的個人門戶社區(qū)及SNS的Widget跨界同步為基礎,因此將對現有狹隘的SNS困難和天花板給出了發(fā)展前景及挑戰(zhàn)。
安全
個人門戶從任何角度都是更加安全的,因為Apps是來自“云”端,且每當用戶使用時,既發(fā)生同步和刷新。而目前病毒及非安全因素還沒有達到“云”病毒程度;同時,觸窗Apps的使用最終是受用戶數字DNA控制的,任何非安全因素無法復制和使用DNA,以往各種與用戶標識相關的安全問題也都會迎刃而解。所以,傳統網絡安全機制和廠家將全面讓位于新安全體系。
私密
MBB后,問題最多和最讓用戶擔心的是個人私密問題。而采用PPPPattern和數字DNA共同來標識用戶ID的技術,可以最終做到“只行善”,而不是“不做惡”,既為用戶服務時,只能為客戶提供友善的服務,有如“嶗山道士的法術”當動機不純時,既失靈的局面(這在通信指紋的實驗中已經得到了證明)。這樣,隱私安全等問題和傳統解決方案都將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山寨終端
終端如果沒有網絡商店的支持,只相當于一張在任何“銀行”(網絡“Apps觸窗”商店)都刷不出錢的“卡”。當純山寨終端面對“網絡商店”時,很多技術條件不具備,會出現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尷尬,如同PC不聯網時頂多是一個“智能玩具”一樣,很快就失去意義。因此這些純山寨終端將逐漸淪為低端設備,隨著利潤空間的不斷下降,而最終退出信息消費市場。
移動寬帶應用產業(yè)的7大新模式
隨著一些老模式的廠商的退出,一些新行業(yè)與業(yè)務將受到推崇,新的發(fā)展機遇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尤其是一些運營轉型的領域,前景變得明朗起來(部分如);
長尾Apps開發(fā)模式
個性化PPP“制造”業(yè),含個性Widget開發(fā),Widget由于其開發(fā)簡單快速、用戶體驗出色,應用部署方便、應用發(fā)布包小等諸多特點使得它特別適合滿足行業(yè)、企業(yè)或者個人的個性化需求,即長尾理論中提到的“長尾”產業(yè)的條件需求。
專業(yè)Store
各種垂直應用,包括行業(yè)應用、企業(yè)應用。連困惑市場已久的企業(yè)網應用如何發(fā)展、數字家庭如何發(fā)展等,都將逐漸出現新的機遇和曙光。
網絡百貨商店、VirtualStore
未來運營商一定是“網絡”,“銀聯功能”,“用戶數據管理”,“數字交易平臺”四種功能之間的組合。而網絡商店也不是只有運營商才具有,會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因此,各類大賣場、Mall、專賣店、7-11等模式都會出現,“小淘寶”、“小阿里”等將如雨后春筍,這樣數字消費商品才會達到極大的豐富和充足供應。
Widget產業(yè)鏈
如“Widget開發(fā)學院”,觸窗代開發(fā)商,觸窗營銷渠道,觸窗嵌入廣告(隱性與直接廣告,院線貼花廣告等新模式),WidgetBased的OS,PPP和Widget運營等都將大行其道。
智能終端
終端要成為一張可以在任何銀行、任何商場與任何網絡能刷出錢的“卡”,并具備DNA式的安全,把SIM卡和本機存儲擴展到網絡新功能和性能上,就必須是IID[智能互聯網設備]。因此,業(yè)務將驅動任何終端都朝IID方向發(fā)展,沒有IID就實現不了真正意義上的Web2.0,而傳統PC、傳統TV、傳統手機等都將走向勢衰和滅亡。
數字資產交易平臺
任何CyberSpace中的應用與信息消費,抽象來說,都是廣義下數字資產之間的“交易”,無論是有償的還是無償的。因此,都需要一個交易平臺,它完成對數字資產的倉儲、運輸、加工、管制、交易管理、結算、物流、稅收、審核、交易方認證、計量等。這就是所謂的數字資產交易所(DAM)概念。
云服務
(云存儲、云計算、云安全、網絡虛擬化等)
PPP本身需要一朵云,數字DNA也需要一朵云,DAM和各種WidgetStore需要的就不只一朵云,而是層積云,大片大片的云。因此,未來除了存儲、CDN、IDC、UDC(用戶數據中心)等云外,還需要更多的精細化實用云結構來支持業(yè)務運營和SaaS、SOA。這樣,云才算是真正落了地。
什么是個人貼身門戶
每個人上網,其實就那么幾十個網站和應用需要經?;蓊?而每個人的上網路徑與信息消費習慣都是不同的。因此隨著移動寬帶、智能終端、觸窗(Widget)、云計算等技術越來越成熟,個性化的“私人門戶”開始出現,并成為未來50%以上使用者都會用的“殺手級應用”。我們姑且給這種私人門戶起一個便于記憶的名稱:PPP(Personal Portable Portal,個人貼身門戶)。
PPP的形式與組成
簡單講,PPP就是由幾頁我們經常使用的觸窗應用所組成的個人主頁,每一個觸窗都是一個小應用軟件(由SaaS,軟件即服務的模式實現),而這些個人觸窗業(yè)務可以隨地點、時間等因素變化,如上班時把工作頁面放在首頁,而旅行時則把休閑頁面放在表層,鐘表和氣象預報都隨著位置的變化而變,顏色式樣都像個人裝修一樣,我的門戶我做主,完全擬合了使用者的環(huán)境。不同職業(yè)、不同崗位和不同經濟水平的消費者開始有了更符合個性與職業(yè)的主頁,而不必是千人一律的圖形用戶界面。這種個人主頁可以做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完全符合了互聯網搶占用戶眼球(first sight)和最方便的原則。
PPP成了真正的通往信息世界的第一門戶和戰(zhàn)略制高點。通常個人門戶包含了20~50個常用觸窗應用,他們可以隨時被更換,因此也就構成了每個用戶特有的“AppsWidget”的模版檔案。
觸窗從哪里來
這些觸窗應用都是從網絡“虛擬Apps Store”中“買”回來的,比如蘋果的AppleStore和Google的AndroidMarket,其商店中各種Widgets也是來自各種獨立的SaaS供應商,各主流運營商也在紛紛建設或合作建設各自的應用觸窗商店。隨著“Widget商品”市場的繁榮,這類商店也將越來越多。
此外,也有向專業(yè)設計廠商定制的。網絡上大量的第三方開發(fā)者根據網絡用戶需求在獨立開發(fā)和承接各種觸窗應用的開發(fā)。在Web2.0時代,消費者同時也是供應者,大量的長尾應用開發(fā)者在制造著各種小眾應用軟件觸窗。
也有商家自制免費發(fā)放的,這是最大量的來源。因為任何商家都希望自己的觸窗能夠被放在其用戶的門戶上。例如;餐館、商場、名品牌等都開發(fā)了自己的Widget,如“香奈爾”,當其觸窗打開后,可以方便為自己的客戶提供各種個性化和友善的服務;醫(yī)院、學校、圖書館、汽車行等也都把各自的Widget觸窗放到了各自用戶群的私人主頁上面;每個人都有銀行卡、保險、物業(yè)、差旅優(yōu)惠等,這些服務機構也都會制造廠家獨特的服務Widget放在用戶的門戶上,還有大量職業(yè)與企業(yè)應用,如此等等,凡是商家需要做推廣的,凡是客戶需要的,就一定有商家提供給你。即使你不提供,你的競爭對手也會提供。
這完全是一幅把現實社會中的商業(yè)搬遷到了網絡社會中來的場景與模式,市場與產業(yè)想象空間極其巨大。
觸窗如何獲得和使用
首先需要一個“虛擬觸窗交易平臺”,上面有各種各類的品牌“Apps Store”和大量個體、專賣等第三方產品;其次,還要有交易秩序、原則、結算方法(商業(yè)模式)、安全與商檢、Web2.0資格審核、認證與稅務、鑒權與DRM保護、售后服務等機制;第三是一種快速“撮合配對”方法。這樣,任何需要可以立即找到供應,并安全合法地完成使用交易。
觸窗使用有這樣幾個特點:可以在任何終端(包括PC)上聯網配置,也可以幾個用戶共享同一觸窗;相同屬性的觸窗,如子女教育,可以做到信息同步,既父母與子女的觸窗內容都是一樣的,如學校課程表、校外培訓、業(yè)務愛好、學校BBS、老師反饋等;但個人信息可以是不同的,如個人書架,每個人的書庫都像一座私人藏書室存放不同的書和閱讀斷點。我們還以“俏江南”為例闡述了商家是如何向自己客戶推送業(yè)務的:當你在上海時,點開后看到的是上海俏江南信息及餐館最新服務,在北京則是北京俏江南的地址及營銷小冊子的最新信息。
為什么是觸窗
觸窗(Widget)表面上是若干特殊網頁技術的應用組合,但Widget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決定了它在PPP中的價值:首先是同一內容源更新后處處更新,可以保證需要同步的Widget在網絡空間內同步;其次,它是“活的”可跨平臺執(zhí)行的超媒體程序,比如說今年開始火熱的即時貼留言,可以支持不同網站上同一篇文章(假如博主為同一人)的讀者看到另一網站訪問者對該文章的留言及評論;三是它符合無尺度(Scale Free)原則,可以描述任何應用Apps和使用者之間的數據關系,既在任何Widget間存在六度分割原理。
由于這三個本質的技術特點和其未來的發(fā)展?jié)摿?觸窗技術將越來越適應未來互聯網應用的趨勢,和用戶數據的累積效應。這三個特性除了給出用戶“一鍵式”服務外,還能夠解決信息消費行為發(fā)展中所遇到的絕大多數障礙。
通常個人門戶的Widget總和就構成了一個簡單的“用戶素描”,而其中每個Widget的使用特性,如應用類型、位置、網絡設施、軌跡、DPI/DFI(深度包檢測或深度流行為檢測)、斷點、同步、內容關聯等信息的集合又進一步把每個用戶使用網絡的特征描述得惟妙惟肖。這些用戶數據的核心是用戶在網絡世界中的抽象標識──數字DNA(俗稱通信指紋)的客觀反映。把個人貼身門戶、用戶使用網絡設施的歷史等與個人網絡DNA(網絡中用戶唯一的數字標識)相捆綁,就構成了未來信息消費世界的終結形態(tài),它可以解決當前互聯網應用中絕大多數的實質問題,也是任何Widget商業(yè)與生態(tài)能夠長期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
只有采用了通信指紋控制的PPP,才能做到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終端,無論何種網絡,只要通過“數字DNA”認證,用戶就可以進入自己的私有門戶,真正做到“三屏統一”,做到網絡和服務的隨身而動。而這些用戶(DNA)繁衍出來的用戶的網絡屬性、業(yè)務屬性、內容屬性、行為屬性、安全屬性都可以被“運營商們”用來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了未來固網與移動融合、無所不在的計算、社交網絡聯盟、觸窗交易市場、SaaS、SOA、數字資產交易、MID/IID(智能互聯網設備)、三網融合等的發(fā)展與未來前景。
相關閱讀